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专业硕士]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是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是镜框式舞台,而不是四面观戏的舞台。清光绪年间成为戏曲改良的生力军。

A. 易俗社

B. 三庆会

C. 警世戏社

D. 上海新舞台

【答案】D

【解析】1906年夏月珊、夏月润和潘月樵等在上海创建新舞台,它将中国传统的“三面观”式舞台改为西洋的镜框式舞台,使用了幕布、布景和转台,同时最先实行了买票制。

2.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新音乐起步阶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 )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音乐院。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答案】B

【解析】1927年10月1日,蔡兀培任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和萧友梅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院校。

3. 世界工业设计的发源地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答案】C

【解析】世界上最早发展工业设计的国家是德国。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却并不是率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的国家。瑞典是最早发展工业设计的北欧国家,开创比欧工业设计之先河,在国际设计界有一定的地位。

4. 1585年左右,卡拉齐兄弟在( )创建了欧洲最初的美术学院。

A. 威尼斯

B. 罗马

C. 波伦亚

D. 巴黎

【答案】C

【解析】卡拉齐兄弟于1585年前后在意大利波伦亚创建了欧洲最旱的美术学院——博洛尼亚学院。

5. 十二律产生的方法最早的记载是( )中的“三分损益法”

A. 《管子•地员篇》

B. 《乐记》

C. 《梦溪笔谈》

D. 《中原音韵》

【答案】A

【解析】十二律是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记载三分损益法的最早文献是《管子·地圆》。所谓“三分损益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定出一个基本音高,由这个音高开始,递次用2/3(三分损一)或4/3(三分益一)的比例,求得其他十一律或四声的长度,再按音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6. 家具经历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阶段是在( )。

A. 汉代

B. 魏晋时期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C

【解析】唐时正经历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过渡期,矮型家具依然盛行,高型家具逐步形成。

7. “系统设计”思想早在1927年由( )提出,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

A. 乌尔姆

B. 布劳恩

C. 格罗比乌斯

D. 威廉·莫里斯

【答案】C

【解析】德国是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系统设计”思想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

里程碑。“系统设计”思想早在1927年由格罗皮乌斯提出,但真正实现是在乌尔姆与布劳恩的结合过程中,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

8. ( )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的广播剧。

A. 《恐怖的回忆》

B. 《开船喽》

C. 《“七·二八”的那一天》

D. 《皇帝的新装》

【答案】D

【解析】《皇帝的新装》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的广播剧,由张庆仁编剧,195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出。

9. 莱辛的戏剧评论集( )在探讨戏剧艺术的规律方面充满了真知灼见。

A. 《柏林剧评》

B. 《汉堡剧评》

C. 《诗学》

D. 《美学》

【答案】B

【解析】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代表人,同时也是德国民族主义戏剧的奠基者。他的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在探讨戏剧艺术的规律方面充满了真知灼见。

10.荒诞派戏剧兴起于( )

A. 法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答案】A

【解析】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初崛起于法国剧坛。1952年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首演成功。直到1960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了《荒诞派戏剧》一书,才正式将这个戏剧流派称为“荒诞派”戏剧。

二、多项选择题

11.德国文艺复兴的代表画家有( ).

A. 丢勒

B. 拉斐尔

C. 荷尔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