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专门史70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八一九限价

【答案】八一九限价是指1948年8月19日根据国民政府的经济管理法令,不管各种商品成本与价格的高低关系,市场物价一律冻结在8月19日的标准上,库存的货物必须及时出售,不准积压三个月以上,违者要入狱的限价法令。其给民营工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产品售价不敷成本,而原料又无法补进,企业只得坐吃山空,致使工厂相继停工,商店存货也被抢购一空,整个社会经济陷入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11月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不得不宣布放弃限价政策。

2. 行宪国大

【答案】在国民党军事失败、政治经济面临严重危机的形势下,蒋介石为使其统治合法化,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所谓“行宪国大”,其中心议题就是选举总统、副总统,开始实行民主宪政。4月19日,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为中华民国总统。之后副总统的选举则集中突显了李宗仁、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蒋介石意欲让孙科当副总统,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意愿与孙进行竞争,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4月29日,李宗仁当选副总统. 在外部危机、内部矛盾严重的情况下,行宪国大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激烈。

3. 《旅大租地条约》

【答案】《旅大租地条约》是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租借旅顺大连的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1897年12月,俄国出兵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1898年3月27日,中俄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并于5月7日订立《续立旅大租地条约》,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租期25年,在租期内完全由俄国管辖。俄国还获准修筑中东铁路支线,把中东铁路和旅顺、大连湾连接起来,并规定支线所经地区的铁路权利不得让与他国。次年,俄国又擅自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首席长官管理行政,把势力范围扩大至东北全境。

4. 护法运动

【答案】护法运动是1917年孙中山发动的维护《临时约法》、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斗争。袁世凯死后,段褀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9月1日,非常国会举行大元帅选举会,孙中山当选为陆海军大元帅,但实权却掌握在西南军阀手中。孙中山看清了军阀的本质,认识到不可能依靠军阀达到护法的目的。1918年5月4日,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5.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答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是中法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李福协定》。由李鸿章与法军代表福禄诺于1884年5月11日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有:中国承认法国与越南签订的条约和对越南的保护权;中国驻越清军调回境内(未明确规定撤军期限);法国不索赔款,中国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法国与越南修约时,不出现有损中国体面的字样;三个月后,双方派遣全权大臣,制定详细办法。该条约的签订,表明了中国对法国侵略的屈服。

6. 府院之争

【答案】府院之争是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实权操纵在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手里。黎元洪不甘心做傀儡,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以日本为靠山的段祺瑞抗衡,双方的斗争因1917年春的“参战”问题而公开化。段褀瑞主张对德宣战,参加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借款,扩大皖系势力。黎元洪依靠英、美等国,通过国会极力反对。段祺瑞召集督军到京开会,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黎元洪下令免除段棋瑞国务总理职务。段褀瑞离京赴津,通电各省武装倒黎。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故称为“府院之争”,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英、美与日本之间在中国的争夺。

7.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独立的国家,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而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奴役和控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因素都在不断壮大。

8. 唐才常

【答案】清末维新派领袖,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与谭嗣同时称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中的“浏阳二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组织自立会,建立自立军,并于1900年领导自立军起义,后被张之洞杀害。

9. 中统

【答案】中统是国民党C.C 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作战对象除了中共,还包括汪伪等蒋介石的敌对政治力量。

10.满铁

【答案】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从1906年~1945年在中国东北存在的一家

日本特殊公司。它是日本经营满洲的核心,在极盛期里握有了80多家关联企业的股权。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曾被称为“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即以公司的名义实行殖民侵略。因此满铁也被称为“殖民会社”。

11.都统衙门

【答案】都统衙门是指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于1900年7月30日成立的对天津及附近的静海、宁河等县实行军事统治的机构。都统衙门全称“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由俄、英、日、法、美、德军官各一人组成的六人委员会(初为俄、英、日军官组成的三人委员会)领导,下设秘书处、巡捕局、会计处、军事部、司法部等。《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陆续撤出北京和天津城区。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正式收回天津,都统衙门长达两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2.湘军

【答案】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1853年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咸丰皇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

一。曾国藩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以知识分子为营官,以同乡和伦常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略仿明戚继光的成法,有严格封建隶属关系,只服从曾国藩一个人的军队,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辛酉政变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调整了与曾国藩湘军集团的关系,放手使用曾国藩集团,湘军将领拥有了军事大权和地方的政权和财权。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清王朝,但是重权也从此开始落入汉族重臣之手,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伏查泰西各国,明于制器尚象之理而得其用,所凭藉以横行海外者,尤以轮船与火器为最。

火器之得力者,尤以炸炮为最。鸿章自抵沪以来,购买外洋各种军火,尽心研究,略知端倪。又雇募精巧匠人,留心仿制,近来稍有把握……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土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己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其演习之弁兵,使由而不使知。其创制之员匠,则举国尊崇之,而不以曲艺相待。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艺之精者,充其量不过匠目而止。洋人则不然,能造一器为国家利用者,以为显官,世食其业,世袭其职。故有祖父习是器而不能通,子孙尚世习之,必求其通而后止。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