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611建筑理论与技术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形式多为( )。
A. 带两厢的四合院
B. 带围墙的三合院
C. 带回廊的山池院
D. 带回廊的四合院
【答案】D
【解析】隋、唐、五代的住宅没有实物遗留,只能根据文献或敦煌壁画及其他绘画进行研宄。住宅是由回廊连接两座主要房屋形成的四合院,形成廊院式住宅。贵族则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较大的园林。
2.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 )。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西安半坡村遗址
D. 西周,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答案】A
【解析】A 项,商代早期的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宫殿,两者都是建在夯土台上的木构架、夯土墙殿堂,以廊庑围成院子,是我国最早的廊院式建筑;B 项,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是首例采用榫卯技术的一座干阑式建筑;C 项,西安半坡村遗址是采用榫卯技术建筑代表。D 项,陕西歧山凤雏村出土了“中国第一四合院”。
3.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
A. 佛光寺东大殿
B. 南禅寺
C. 大明宫麟德殿
D. 独乐寺观音阁
【答案】B
【解析】A 项,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也是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建筑。B 项,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C 项,大明宫麟德因山为穴,其面积是清太和殿面积的3倍。D 项,独乐寺观音阁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的集大成者,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
木结构楼阁。
4. 以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且具有单元式住宅特征的民居是( )。
A. 北京四合院
B. 新疆阿以旺
C. 福建客家土楼
D. 徽州民居
【答案】C
【解析】福建客家土楼,基本居住模式以集成式住宅的形制形成单元式住宅聚落特征,祠堂位于其民居建筑群体的中心点。无论圆、方、弧形楼等,均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形制,均中轴对称。
5. 中国古建筑体系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是(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从唐代遗留到今天的陵墓、木构殿堂、石窟寺、塔幢及城市宫殿遗址来看,不论是总体布局,还是个体造型,无不是气概雄伟、具有高度的艺术与技术水平、雕塑与壁画极为精美,显示出唐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一个高峰,表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唐代,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6. 按清代工部《工程作法》规定,大木小式建筑的面阔尺度由下列哪项来确定?( )
A. 斗口尺寸
B. 斗拱尺度
C. 檐柱高度
D. 明间面阔及檐柱径
【答案】D
【解析】大木小式建筑不用斗拱,与斗口尺寸及斗拱尺寸无关。明间面阔视基地条件及业主愿望而定;柱径一尺,柱高一丈,二者关系固定。所以应选D 。
7.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思想见于( )。
A. 《周礼》
B. 《商君书》
C. 《管子》
D. 《墨子》
【答案】C
【解析】《管子》立正篇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强调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8. 以下对闽南土楼住宅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
A. 土楼只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平面形式
B. 土楼的建造主要是为了防止械斗侵袭
C. 土楼底层结构为砖石,上部各层为夯土,坚如堡垒
D. 圆形土楼的中心为水池,供消防之用
【答案】B
【解析】ACD 三项,土楼,又名围楼等。土楼平面有方形、圆形、弧形楼、椭圆形、三角形、五边形和五凤楼等;土楼底层墙体部分为石砌,墙体用夯土版筑,建筑整体为土木、砖木混合及木构架完成;闽南圆楼中心有水池、祠堂等多种功能形式。B 项,反映了土楼建造主要是为了防止械斗侵袭,是客家文化保护族裔生存形成的壁垒。根据《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所述,这些建筑整体分布不同、形式和做法上也有所区别,是客家在“土客械斗”迁居后图存稳定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二、填空题
9. 上海大厦_____属于_____风格,是_____的端景
【答案】百老汇;折中主义;北外滩
10.北宋汴梁是我国第一座有里坊制向_____转化的君主专制时代的都城,中国古代城市化最高峰时期的都城是南宋的_____。
【答案】厢坊治;临安
11.斗拱在宋代称为_____,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清代称为斗科或斗拱,江南称为_____。
【答案】铺作;牌料
12.中国近代建筑师事务所基泰工程司的建筑设计主要负责人是_____。
【答案】杨廷宝
13.《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_____,《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_____
【答案】刘致平;刘敦桢
14.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_____、_____。
【答案】太和殿;祾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