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342农业综合知识四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村社会保障怎样分步走?

【答案】(1)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

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指以法律为依据,国家、社会群体、个人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优抚安置等项目。

(2)农村社会保障分步走的步骤

我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项目、范围和标准的制定必须要与各地区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的经济、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会保障需求相适应。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形成地区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来说要分为以下几步走:

①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突破口。

②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和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保障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保障特殊人群如农民工、失地农民的利益,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2. 谈谈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案】传统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夫妻关系中,丈夫突出地占据主导的地位,妻子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丈夫不仅掌握着家庭中的经济大权,而且在家庭事务中也掌握着决定权。而妻子只是在家庭中承担照顾家庭其他成员的责任,对家庭经济、家庭重要事务和子女教育等很少有发言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的深入人心,农村中夫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也与传统社会时期表现的不同。

(1)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随着农村社区的现代化进程,男性家长的权力也在逐步削弱,这促使农村家庭的权力结构开始向民主平等制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农村妇女虽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但是相比较于传统社会,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明显的提升,在家庭经济、家庭重要事务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并且现代家庭所遇到的重大事情都需要夫妇之间的商量协调,共同作出决定。

(2)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

①负责整个家庭的衣食起居;

②农村妇女仍然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支撑家庭发展的第二根支柱;

③在子女教育、家庭经济等重要事务方面,农村妇女还承担着与丈夫进行商讨的功能。

3. 如何看待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答案】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1)传统社会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在传统社会里,农村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中,城市文化的一些特征不突出或者被农村文化的一些特征掩盖着。农村文化是一片又一片覆盖着,彼此连接,在地域上构成强大的文化“板块”。城市文化作为点状分布,在农村文化的包围下,相对孤立地存在,还不具备突破这种包围,使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地域上出现扩大化的趋向。

在近代以前,农村文化比城市文化更具有文化吸引力和创造力,中国士绅阶层的文化故乡并不是城市,而是农村,城市只是他们人生中到过的“驿站”。

(2)现代社会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在近代中国发生的人口移动,使城市人口达到空前规模,形成近代城市文化,而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以农村文化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空洞化。

4. 新的家庭权威的产生,会对农村家庭建设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家庭权威是指一个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即通常所说的“当家人”,这个人可以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发号施令,并对家庭中的各种大事握有最终的决策权》

新的家庭权威的产生,对农村家庭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新的家庭权威的产生,意味着当家人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关于农村家庭建设的思想方法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对农村家庭建设方向带来根本性的转变。

(2)新的家庭权威的产生可能会改变农村家庭建设的方式,至于最终方法的好坏就完全取决于当家人的能干程度。

(3)新的权威一般属于年轻人,他们有更多的计划接触市场经济,更具有经营头脑和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多的优势,他们可能会更加丰富农村家庭建设的内容,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更加细化,让家庭获得更为细致的利益。

5. 农民负担整治有何意义?

【答案】农民负担整治有重要的意义,表现为:

(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①农民负担是社会发展的“警示器”。适度负担是必要的,它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经济积累;有利于在改善农民生活的基础上扩大集体公益事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在农民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为社区经济发展做贡献;有利于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也能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过度负担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减少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最终会制约农村社会

的发展。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来看,农民负担重的地区,社会发展越是落后。这是因为,农民负担过重,削弱了农民发展生产的后劲,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时期,均是农民负担适度时期。而农民负担过重时期,则是农村经济大起大落的时期。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过重的农民负担有百害而无一利,负担过重的现象必须得到整治。

(2)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民负担过重,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这与基层领导干部对三者关系的认识上有偏差、忽视农民的利益不无关系。目前,一些干部不顾农民的根本利益,向农民征收各种费用,不仅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而且损害农民权益,引起农民的不满,导致于群关系紧张,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根源。许多地方的群众闹事就是由于群关系紧张引起的。

认识到农民和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发展农村经济,重视农民权益,不仅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而且能增进干群关系。

6.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

【答案】要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让国家的政策优惠真正的惠及到每一个农民,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2)坚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投入保障机制,整合县级卫生机构资源,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多渠道办医途径,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农村卫生服务。

(3)提高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的比例,增加对农民看病问题方面的资金投入。

(4)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严格实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和农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规范农村卫生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卫生服务。

7.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案】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从功能上来看是切断病贫恶性循环链的治本之策,是切断贫困恶性循环的需要;

(2)从政府职责来看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政府有责任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

(3)从社会保障的构架来看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乃至社会保障的迫切要求,是健全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