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儿有低钾血症时其心电图主要表现是()。 A.ST段上升。 B.T波高尖,呈帐篷状。 C.Q-T间期延长。 D.P-R间期缩短。 E.ST段降低,T波平坦或倒置,出现u波。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对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 A.复合性近视散光OU角膜地形图检查。 复合性近视散光OUA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 圆锥角膜OU角膜地形图检查。 圆锥角膜OUA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 复合性近视散光OU屈光不正性弱视OS同视机检查。
关于单次颤搐刺激,以下哪种叙述错误() 频率为0.1~1.0Hz,刺激间隔为0.2ms。 用于粗略判断程度较深的神经肌肉阻滞。 能够区分神经,肌肉阻滞的性质。 用于判断呼吸抑制的原因是中枢性或外周性。 敏感性较差。
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最关键的因素有()。 外源化合物的水溶性。 外源化合物的结构。 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 器官或组织对外源化合物的亲和力。 以上都不对。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大泡性角膜病变。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特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