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8岁,右胸痛、咳嗽、消瘦2个月余,无明显发热、盗汗、潮热,无咳痰、咯血。近1个月觉胸闷、气促进行性加重,近1周患者夜间不能平卧。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3年前有结肠癌手术史。胸部X线检查示右中下肺野均匀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外高内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为()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膜活检。 C.PPD皮试。 D.痰找抗酸杆菌。 E.经皮肺穿刺活检。
儿茶酚胺减低见于(). 嗜铬细胞瘤。 Addison病。 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高血压病。
患者,男,56岁。阵发性心前区痛半年余,胸闷不舒,头晕无力,失眠多梦,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下列穴位中应首选()。 膻中。 间使。 神门。 内关。 三阴交。
患者女,21岁,左胸痛伴有干咳、发热1周,最高体温39℃。近2d渐觉胸闷,活动后少许气促,夜间喜左侧卧位,但左胸痛有所缓解。体格检查:左侧胸廓较右侧稍饱满,左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减弱,听诊左侧呼吸音消失。针对该患者的治疗,最有可能的是() A.胸腔穿刺抽气及闭式引流。 B.胸腔穿刺抽液及积极抗结核治疗。 C.胸腔穿刺抽液及注入抗肿瘤药物。 D.积极有效的抗炎治疗。 E.胸腔镜下治疗。
梅毒下疳发生在() 感染后第1周。 感染后第3或4周。 感染后第7~10周。 感染后6个月。 感染后2年。
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