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管理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职务轮换
【答案】职务轮换是指通过横向的变换,使员工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职位以扩展其工作经验的培训方法。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专业分工过细带来的弊端,使员工有机会承担多种工作任务,学会多种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使员工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情况,培养更广阔的工作视角,为员工今后的发展和升迁打下基础,从而有利于培养全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2. 管理审计
【答案】管理审计是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的一种方法,它比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范围还要广泛。管理审计虽然也可以组织内部的有关部门进行,但为了保证某些敏感领域得到客观的评价,企业通常聘请外部的专家来进行。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
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但管理审计也存在不足,主要是过多地评价组织过去的努力和结果,而不注重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工作,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3. 流程再造
【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 ,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是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 哈默与詹姆斯. 钱皮的定义,流程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一式。
4. 管理技能; 概念技能
【答案】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它分为三类:
①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技能、市场营销人员的产品营销技能、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技能等;
②人际技能。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
③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
5. 领导者
【答案】领导者是指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他们担负着管理者和领导者双重角色。现代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①引导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 ②服务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可见,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服务职责发挥得越好,引导职责就越能有效地实现。对于作为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者来说,权力和权威是实施领导的有效工具,领导者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威进行控制和指挥,发挥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
6. 目标效价
【答案】日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二、简答题
7. 简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答案】各个国家和民族对管理学的发展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价值,西方中心论是完全不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事实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占国之一,在其各个历史发展时一期,都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有:
(1)顺“道”的管理思想。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道”是一个使用较广,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使用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主观范畴的“道”,它指的是安邦治国的理论、道理; 另一类是客观范畴上的“道”,指的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川页“道”的含义在这里就是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顺“道”的主张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提出来丁,如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就用“道”来描述客观规律,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管子则在老子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人们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汉代的思想家司马迁就更加强调社会经济活动中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他主张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应当服从经济规律。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己经认识到管理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了。
(2)“重人”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在研究管理活动时,十分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重人”的管理思想。这里的“重人”有这样两重含义:一是重人心向背; 二是重人才的归离,强调人才的作用。
(3)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管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一致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决定事业成
功与否的三个重要的因素,而这其中“人和”又是最为重要的。对于治国来说,人和能够兴邦; 对于从商而言,和气能够生财。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
(4)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人多都认为权威的作用比权力要大。统治者要想服人,不能仅仅依靠权力,还要以身作则。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思想与当今管理学所强调的管理者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产生影响力的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丰富,管理理论方一面的著述也不胜枚举,如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之说,《史记·货殖列传》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经商致富的人物和事情,以及从中总结的各种经商之道。明代洪应明所著的管理哲学著作《菜根谭》,在20世纪中期的口本就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今天,我国古代的一些管理思想仍然对美国和口本的企业管理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不过,虽然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管理思想非常丰富深邃,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当时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大多数理论仍然属于管理哲学的层面,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原则的理论还未形成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8. 工作分析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如何在此基础上评估组织对管理人员的需要量?
【答案】(1)工作分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工作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
②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和人事计划;
③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④提供考核、晋升和作业标准; 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⑤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
⑥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
(2)工作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描述; 二是工作要求。
①工作描述。工作描述就是确定工作的具体特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工作名称。在进行工作描述时应有其特定的名称,便于记载活动及收集资料。
b. 工作活动和程序。包括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料、机器设备与材料,工作流程、工作中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正式联系以及上下联系。
c. 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包括正常的温度、适当的光照度、通风设备、安全措施、建筑条件,甚至工作的地理位置。
d. 社会环境。包括工作团体的情况、社会心理气氛、同事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此外,应该说明企业和组织内以及附近的文化和生活设施。
e. 职业条件。由于人们常常根据职业条件来判断和解释职务描述中的其他内容,因而这部分内容特别重要。职业条件说明了工作的各方面特点:工资报酬、奖金制度、工作时间、工作季节性、晋级机会、进修和提高的机会、该工作在本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
②工作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关的工作程序和技术的要求、工作技能、独立判断与思考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