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脊柱骨折病人的搬运过程中,应固定的体位是()。 半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卧过伸位。 屈曲侧卧位。
女,14岁,两周前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近3天出现心悸、气短、胸痛。体格检查体温38℃、心率70次/min,心界不大,心电图显示Ⅱ度Ⅱ型房室阻滞。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肌炎。 B.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C.心包炎。 D.胸膜炎。 E.急性胆囊炎。
患者女性,70岁,多年来一直按冠心病治疗,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诊断为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其超声表现不包括()。 房间隔连续中断。 右室、右房常增大。 分为肌部、膜部缺损。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 肺动脉常增宽。
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作用机制是() 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破坏细胞膜。
女,28岁,宫内孕39周,第一胎,见红并阵发性腹痛10小时,于上午8时入院。查:宫高35cm,腹围92cm,右枕前,胎心140次/分,宫缩30秒/4~5分,强度中等,肛查宫口开大1cm,S-1。提示:超声提示:胎儿双顶径91cm,股骨长7.0cm,羊水指数10.1cm。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23cm,髂嵴间径26cm,骶耻外径19cm,坐骨结节间径7.0cm,出口后矢状径8cm,耻骨弓角度90°。提示:人工破膜,前羊水60ml,色清,胎心监护有早期减速,于下午5时病人向下屏气,胎心150次/分,阴道检查:宫口开大9cm,S+3,胎儿矢状缝在右斜径上,小囟在7~8点位处。正确的胎方位诊断是() A.右枕前位。 右枕后位。 左枕横位。 右枕横位。 左枕前位。 左枕后位。
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0R=1.1,95%可信区间为0.7~1.5,这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