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906财务会计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有哪些类别?应如何计量?

【答案】(1)金融负债是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长期借款等在内的负债的一种统称,其是企业负债的组成部分。

(2)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可将金融负债分为以下两类:以公允价值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是指没有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①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②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3)企业应当在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金融负债;在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解除时,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其他金融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应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财务担保合同和贷款承诺除外)。

2. 分部报告应披露哪些信息?

【答案】分部报告一指以企业的经营分部和地区分部为主体编制的提供分部信息的财务报告,是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其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编报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信息的财务报告。

分部报告应披露的信息包括:

(1)确定报告分部考虑的因素、报告分部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

(2)每一报告分部的利润(亏损)总额相关信息,包括利润(亏损)总额组成项目及计量的相关会计政策信息;

(3)每一报告分部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相关信息,包括资产总额组成项目的信息,以及有关资产、负债计量的相关会计政策。

除上述已经作为报告分部信息组成部分披露的外,企业还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每一产品和劳务或每一类似产品和劳务组合的对外交易收入;

(2)企业取得的来自于本国的对外交易收入总额以及位于本国的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独立账户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下同)总额,企业从其他国家取得的对外交易收入总额以及位于其他国家的非流动资产总额;

(3)企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每一报告分部的利润(亏损)总额相关信息。该信息包括利润(亏损)总额组成项目及计量的相关会计政策信息。企业管理层在计量报告分部利润(亏损)时运用了下列数据,或者未运用下列数据但定期提供给企业管理层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每一报告分部的下列信息:①对外交易收入和分部间交易收入;②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但是,报告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报告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可以仅披露利息收入减去利息费用后的净额,同时披露这一处理方法;③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以及其他重大的非现金项目;④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⑤所得税费用或所得税收益;⑥其他重大的收益或费用项目。

3. 当资产发生减值时,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并在资产负债表上按其市价或收回金额反映,这种做法是否违背了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为什么?

【答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没有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只是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了修正,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这是因为:

首先,从资产负债表的计量属性来看,资产仍然坚持采用历史成本的原则,对任何一项资产的反映都坚持历史成本观,按资产实际取得时的价值入账。但根据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可收回金额、委托贷款可收回金额等资料对企业相应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是稳健主义原则的应用,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与决策相关,増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其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量度。一般认为,资产计量越接近其真实价值,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起点为“决策有用观”,其目的在于向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4. 简述无形资产的特征。

【答案】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预计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作为一项资产的本质特征,无形资产也不例外。通常情况下,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无形资产应当拥有其所有权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需要企业拥有其所有权,如果企业有权获得某项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约束其他人获得这些经济利益,则说明企业控制了该无形资产,或者说控制了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企业拥有该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受法律保护。

(2)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利、某项技术或是某种获取超额

利润的综合能力。它们不具有实物形态,看不见、摸不着,比如,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与固定资产不同,固定资产是通过实物价值的磨损和转移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而无形资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身所具有的技术等优势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它资产的特征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无形资产的存在有赖于实物载体。比如,计算机软件需要存储在磁盘中,但这并不改变无形资产本身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特性。

(3)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要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该资产必须是能够区别于其他资产可单独辨认的,如企业持有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从可辨认性角度考虑,商誉是与企业整体价值联系在一起的,无形资产的定义要求无形资产是可辨认的,以便与商誉清楚地区分开来。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认为其具有可辨认性:

①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而不需要同时处置在同一获利活动中的其他资产,则说明无形资产可以辨认。某些情况下无形资产可能需要与有关的合同一起用于出售、转让等,这种情况下也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

②产生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如一方通过与另一方签订特许权合同而获得的特许使用权,通过法律程序申请获得的商标权、专利权等。

(4)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由于没有发达的交易市场,一般不容易转化成现金,在持有过程中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情况不确定,不属于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5. 已知:A 企业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全年最大产生能力为1200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固定生产成本为25000元。

在2011年10月企业召开的2012年订货会上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 供货合同约定,若2012年内不能如期交货,每少交一件需支付罚金5元; 企业己就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作出于下年度将其对外出租的规划,预计租金收入为4000元。

2011年12月30日,B 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250件,因有特殊工艺要求,需追加专属成本2000元; B 客户要求2012年内一次交货,如期不能交货,每少交一件甲产品,A 企业需交罚金4元。

可供A 企业选择的方案如下:

方案一:接受250件追加订货,准备冲击正常任务,且认缴相关罚金。

方案二:承诺接受250件追加订货,但准备在2012年内只交200件,其余的下年再交,这需要与B 客户协商; 如果对方拒绝,A 企业也只交200件,认缴相关罚金。

方案三:接受全部追加订货,为弥补生产能力的不足,A 企业拟临时和入一台设备,租金为2000元。

方案四:拒绝接受此项追加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