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05心理学基础综合1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2. 思维

【答案】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3. 再造想像

【答案】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依据别人的描述进行的再造想像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水平比较低。再造想像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再造想像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4. 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 )

【答案】部分报告法是测量感觉记忆的方法。Sperling 将全部的刺激项目排成3X4矩阵,刺激以50ms 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项目,再根据报告者的准确率计算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运用了随机的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种类友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1)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急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及其特点

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记忆可以分为:

①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 感觉记忆及其特点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为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存储时间大约为0. 25~2秒。观看电影时,图像是运动的,就是由于感觉记忆存在的结果。

b. 短时记忆及其特点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一2分钟。容量为7士2个单位。编码方式为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c. 长时记忆及其特点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②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a. 情景记忆及其特点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情景记忆受

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存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固,也不够确定。

b. 语义记忆及其特点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③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a. 外显记忆及其特点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b. 内隐记忆及其特点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称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其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④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a. 程序性记忆及其特点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 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b. 陈述性记忆及其特点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6. 当看到远处有一个人慢慢地在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可能会运用哪些线索米判断这个人离我们的远近?

【答案】根据题意,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线索来判断距离的远近:

(1)生理线索

①调节。调节是指水晶体的曲度由于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它只在几米的范围内有效,而且也可、很精确。

②辐合。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会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根据辐合角的大小,人们可以获得距离的信息。

(2)单眼线索

①对象重叠: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遮盖了另一个物体,那么被遮盖的物体就会被知觉得远些。 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

③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是有变化的,表现为远方的物体更模糊些

④相对高度:其它条件相同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个,显得远些。

⑤纹理梯度: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与密度,会随着物体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⑦运动透视:观察者向前移动时,周围的物体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小。

(3)双眼线索

当两眼辐合到空间中的一点时,我们假定这样一个平而,该平面上的所有点都将投影到两眼网膜的对应区域,此平面就叫做视觉单像区。如果观察者改变他的注视点,视觉单像区也将随着变化。

7.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

(2)该类型设计有何优缺点?

【答案】(1)这是一个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判断的依据是:该研究方案对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周期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

(2)时间序列设计的基本形式是:

影响。

优点:①可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 ②可控制测量因素的影响; ③可较好地

。如果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结果基本上是连续的,表明实验处理无效; 如果前后测量结果不连续,说明实验处理对测量结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