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630化学综合之分析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含有

的20mL 溶液中,以乙酰丙酮作为萃取剂,用等体积的乙酰丙酮萃取,若已知其

的萃取率是( )。

分配比是10,

那么

A.85% B.90% C.95% D.99% 【答案】B 2

已知.

A.0.68V B.1.44V C.1.06V D.0.86V 【答案】A

,滴定至50%时的电位是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

【解析】滴定至50%时,是在化学计量点前,

3.

已知

( )。

A.1.13V ,1.32V B.1.32V ,1.13V C.1.51V ,1.51V D.1.13V ,1.01V

【答案】B

4.

A. 沉淀掩蔽法 B. 配位掩蔽法 C. 氧化还原掩蔽法 D. 萃取分离法 E. 离子交换法 【答案】B

计算pH=2及PH=4时

电对的条件电位分别为多少

的混合溶液中,用EDTA

法测定

要消除的干

扰,最有效可靠的方法是( )。

5.

称取纯

溶解后在酸性介质中用溶液滴定至计量点时,耗去40.OOmL ,

溶液的浓度为( )。

【答案】A

6. 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 测得某有色溶

液的透光率为

A.

B.

c. D. 【答案】B

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

【解析】在光度法测定前,为了保证入射光强度完全被待测物质所吸收,需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吸光度A=0

或透光率

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7. (多选)今有A 和B 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如果透光率只调至了

满量程为

而不是此时

在光度法测定前,

如果透光率只调至

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

A. 可不经分离,在A 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 和B 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 和B

C.A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 的吸收 D.B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 的吸收 【答案】AD

【解析】由吸收曲线可见A 项,可不经分离,在A 组分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和B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 和B ; D 项,B 组分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 的吸收。

8. EDTA 滴定金属离子,

准确滴定

A.

B.

C.

D.

【答案】D

的条件是( )。

9.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己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 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B. 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 C. 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D. 缩小读数标尺 【答案】A

【解析】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因为共振吸收线是最灵敏的分析线,但是在分析较高浓度的试样时,有时宁愿选取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以便得到合适的吸收值来改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

10.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电化学极化的存在 B. 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C. 溶液中被测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 D. 滴汞表面的不断更新 【答案】B

【解析】在极谱分析过程中,虽然上述四种情况都存在,但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11.GFAAS 分析中,为增加试样在干燥和灰化阶段基体或待测试样的挥发性,消除有关千扰影响,通常可于样品中加入( ) 。

A. 电离剂 B. 光谱缓冲剂 C. 氧化或还原剂 D. 基体改进剂 【答案】D

【解析】基体改进剂的作用是使不易挥发或分解的基体转变成较易挥发的物质,以减少基体干扰。

12.关于荧光光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光波长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