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康复医学主治医师题库>康复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主要取决于()

A . 外周静脉压
B . 中心静脉压
C . 阻力血管的口径
D . 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E . 血液黏滞度

患者男性,60岁,1个月来劳累后心前区痛,饱餐后加重2小时,伴心悸、大汗、呕吐胃内容数次,自服硝酸甘油无效。查体:血压70/50mmHg,神清,精神差,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心音低,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经急诊PCI治疗后胸痛消失,则该患者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仍不宜进行康复治疗()。 A.血压105/60mmHg。 安静心率70次/分。 体温37.8℃。 心电图示偶发室早,右室肥大。 无咳嗽、咳痰,夜间无阵发性呼吸困难。 患者,女性,30岁。原有心脏病病史(具体不详)。此次因情绪激动后突发气急,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2小时来院。当地已予吸氧、输液等处理,效果不佳。查体:神志清,呼吸急促,伴大汗淋漓,心率130次/分,律齐,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双肺满布哮鸣音和湿啰音,SpO285%~90%。其诊断应考虑为() A.哮喘急性发作。 急性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呼吸衰竭。 过敏反应。 血气PaCO2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肺残气量下降。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动静脉畸形。 肺泡通气量不足。 氧耗量增加。 患者男性,60岁,1个月来劳累后心前区痛,饱餐后加重2小时,伴心悸、大汗、呕吐胃内容数次,自服硝酸甘油无效。查体:血压70/50mmHg,神清,精神差,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心音低,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发病后第4天病情基本平稳,患者可进行的康复训练不包括()。 A.呼吸训练。 坐位训练。 床上活动。 坐位大便。 有氧训练。 表皮由基底层到表面的结构是()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基底层、棘层、透明层、颗粒层、角质层。 基底层、颗粒层、透明层、棘层、角质层。 角质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基底层。 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棘层、基底层。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主要取决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以及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