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麻醉科Ⅱ阶段题库>麻醉科习题集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7岁,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6℃;2天前咳少量黄黏痰,发热达40.5℃,伴呼吸困难,来院急诊。查体:急性热病容,神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急查血常规:WBC15×109/L,N96.2%,L2.1%,Hb159g/L,PLT56×109/L。胸片示双肺多发性大片状阴影。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是什么?()

A . A.肺炎
B . 肺结核
C . 急性肺栓塞
D . 淋巴瘤
E . 白血病
F . 肺肿瘤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原则有() 禁食。 抗生素。 胃肠减压。 必要时外科治疗。 静脉营养。 患者男,43岁,主因食欲减退、乏力1年余就诊。查心肺未见异常,体温36.5℃,腹平软中大肋下二指,质中等,叩痛(+),血ALT86U/L,AST78U/L,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E(+),腹部B超示肝肿大,肝回声略增强,余未见异常。该患者的一般治疗最重要的是() A.吃流食。 高蛋白饮食。 限制蛋白摄入量。 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注意休息,严禁饮酒。 关于TOF,有误的是() 是频率为2Hz、间隔时间不短于10s的四个重复超强刺激。 需要在使用肌松药前先测定对照值。 去极化阻滞时不表现衰减。 非去极化阻滞当T4消失时相当于单个肌颤触抑制75%。 T4/T1>0.9时提示肌张力已充分恢复。 患者男性,47岁,既往体健。本次因"皮肤黄染伴乏力7天,神志改变3天"入院。查体:神志朦胧,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及。血总胆红素382μmol/L,直接胆红素275μmol/L,ALT582U/L,凝血酶原活动度30%,乙肝表面抗原(+)。患者如出现阵发性抽搐,扑翼样震颤(-),脑电图示极慢δ波,则属于() A.无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一期。 肝性脑病二期。 肝性脑病三期。 肝性脑病四期。 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A.血清LDH水平增高。 B.血清GOT(AST)水平增高。 C.血清GPT(ALT)水平增高。 D.血清CK-MB水平增高。 E.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患者,男性,27岁,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6℃;2天前咳少量黄黏痰,发热达40.5℃,伴呼吸困难,来院急诊。查体:急性热病容,神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急查血常规:WBC15×109/L,N96.2%,L2.1%,Hb159g/L,PLT56×109/L。胸片示双肺多发性大片状阴影。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