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11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
【答案】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是指在采访笔记中没有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的那一部分素材。很多时候,由于篇幅的限制,记者只能挑选最符合媒体要求的材料写入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剩下的材料都可以随意抛弃。有些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其实可以用在其他的报道中,有些还可以作为重要的新闻由头。因此,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也是采访笔记加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2. 记者角色类同
【答案】记者角色类同是指记者在对采访对象的访问中表现出交往的心态定位和行为定位。它的核心是记者身份的“浮动性’夕,记者在访问中的基本身份是记者,可同时采访的对象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个角落,记者的身份又将随着采访对象角色的不同而“浮动”,表现出与采访对象角色的类同。
3. 新闻报道策划
【答案】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看,新闻报道策划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新闻资源具有可被认识,开发,配置,转换和利用的特性。报道策划要遵循以下原则:实事求是、标新立异、灵活应变、切实可行。
4. 人物新闻
【答案】人物新闻,是指用消息形式报道人物活动与事迹的一种新闻体裁。与人物通讯、专访等人物报道体裁相比,人物新闻的独特之处体现在:①短,即一则人物新闻六七百字,报道一个人,说清一件事,阐明一个思想,短小精悍; ②快,即迅速及时展现人物的风采; ③活,即人物的语言、活动、思想风貌及细节,是新闻事件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强,即说服力比充满说教味的新闻报道强。
5. 虚假新闻
【答案】虚假新闻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是严重的伤害; 而对于新闻界自身,是致命的毒瘤。不但损害了媒体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