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5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被膜小泡【答案】
被膜小泡。 被膜小泡是由外被蛋白
被膜小泡是由外被蛋白
包裹的小泡。这种类型的小
包裹的小
到顺面高尔基体、从顺面高尔基体到高尔基体中间膜囊、从中
泡介导非选择性运输,它参与从间膜囊到反面高尔基体的运输。
泡。主要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运回内质网,包括从反面高尔基体运向顺面高尔基体,以及将蛋白质从反面高尔基体运回到内质网。 2.
【答案】
的中文译名是衔接蛋白,是参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组装的一种蛋白质,相
3
对分子质量为100×10, 在网格蛋白和受体的细胞质结构域间起衔接作用,可分为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处形成的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的组装。
3. 第二信使
和分别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如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4. 有丝分裂
【答案】有丝分裂
是真核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基本方式,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
及其他物质如蛋白等复制了的细胞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真核生物细胞在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等丝状结构的同时发生复杂的核内变化。
5. 细胞松弛素
【答案】细胞松弛素是真菌的一类代谢产物,与微丝结合后可以将微丝切断,并结合在微丝末端阻抑肌动蛋白在该部位的聚合,是微丝聚合的特异性抑制剂,常用的有细胞松弛素B 和细胞松弛素D 。
6. 着丝点微管。
【答案】着丝点微管又称动粒微管或染色体微管,是从着丝点与一个极相连的微管。 7.
螺旋转角螺旋基序模体【答案】
螺旋转角
螺旋基序模体
第 2 页,共 45 页
等。第二信使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
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
是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细胞中,最
简单、最普遍的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的结构模式。蛋白单体含以下结构域:
两个螺旋以及
骨架接触。在与
特
两者相互连接构成的转角,C 端螺旋识别大沟信息,另一螺旋与异结合时,以二聚体形式发挥作用。
8. 钠钾栗。
【答案】钠钾泵,
又称两个亚基构成,工作时通过胞,构成一个循环。
酶,是位于细胞质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载体蛋白,具有
亚基(一种糖蛋白)上一个天冬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使“亚
出胞、两个
入
A TP 酶的活性,在A TP 直接供能的条件下能逆浓度梯度主动运转钠离子和钾离子。
钠钾泵由基的构象改变,来实现钠钾的排出和吸入。每消耗一分子A TP ,可运转3个
二、选择题
9. 核纤层蛋白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属于( )。
A. 微管 B. 微丝 C. 中间丝 D. 核骨架蛋白 【答案】C
【解析】近年来发现核纤层与中间丝有许多共同点,通过对核纤层蛋白的
克隆的研究,
并与中间丝的氨基酸序列对比,说明核纤层蛋白确实是中间丝蛋白家族成员。
10.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主要通过( )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
A.
与B.
与C.
与
相伴运输 相伴运输 相伴运输
D. 载体蛋白直接利用A TP 能量 【答案】A
【解析】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伴随着
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这种运
输方式称为共运输,属于协同运输方式。
11.分析难以形成三维晶体的膜蛋白和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等大分子复合体的技术是( )。
A. 负染色技术 B. 冷冻蚀刻技术 C. 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D.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答案】A
第 3 页,共 45 页
【解析】该技术将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衍射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展现出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三维结构的电子密度图。
12.不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类型的受体是( )。
A. B. C. D.
受体
受体
受体
受体
受体、
受体、
受体、
受体、
受体、
【答案】C
【解析】酿氨酸激酶受体包括
受体。
13.从电镜来看,下列各项中( )是不正确的。
A. 电镜用的是电子束,而不是可见光
B. 电镜样品要在真空中观察,而不是暴露在空气中的 C. 电镜和光镜的样品都需要用化学染料染色 D. 用于电镜的标本要彻底脱水,光镜则不必 【答案】C
【解析】电镜需要重金属染色。
14.可作为重要的遗传标志,用于构建遗传图谱的
A.
微卫星B. 小卫星C.
卫星【答案】A 【解析】微卫星
重复单位序列最短,具高度多态性,在遗传上高度保守,为重要的遗传
标志。小卫星
常用于指纹技术作个体鉴定。
15.砂肺病是一种职业病。与溶酶体有关,其发病机理是( )。
A. 溶酶体的酶没有活性 B. 矽粒使溶酶体破裂 C. 溶酶体的数量不够
D. 初级溶酶体不能与含有矽粒的吞噬体形成次级溶酶体 【答案】B 【解析】
矽肺
空气中的矽
被吸入肺后,被肺部的吞噬细胞所吞噬,由于吞入
第 4 页,共 45 页
序列是( )。
D. 短散在元件
的二氧化硅颗粒不能被消化,并在颗粒的表面形成硅酸。硅酸的羧基和溶酶体膜的受体分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