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农田总蒸发量,又称植物的需水量,是指()和()的总耗水量。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 细节描写。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某县卫生监督所接上级市卫生监督所督办函,于2009年9月14日到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在该中心的门诊部发现有一病人因患感冒正在输液,在输液室内的一无标识垃圾桶内有二个空输液瓶、一根输液管还连着一个输液针头,因门诊量少,未设医疗废弃物暂存间,每天由环卫车运走,没有污水消毒处理措施。在检查门诊日志时发现2009.9.12有一例肺结核病例,经询问该病例已自行回家。查该中心疫情报告系统,未发现该病例记录或传染病报告卡。 该中心违反了下列哪些法律法规?() a.传染病防治法 b.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d.消毒管理办法 ab。 abc。 cd。 abd。
判断一个放大电路能否产生振荡的条件是首先判别相位条件为同相,然后判断AF,其条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