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答案】B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A. 改革正规教育
B. 发展成人教育
C. 实施终身教育
D. 推行回归教育
【答案】C
【解析】《学会生存》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教育应该扩展到人的整个一生。在当今社会里谁也不能再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去建立一个不断演变的知识体系,即“学会生存”。《学会生存》还明确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并把终身教育作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因此,答案选C 。
3.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因此,答案选A 。
4.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答案】C
5. 李老师将儿童阅读能力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行测量调查。这种测量属于(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测量调查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数字仅表示事物,而无任何数量大小的含义,学生的学号、机动车的车牌号等属于定名测量; 定序测量中的数据己有数量大小的含义,数字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如体育能力等级、比赛中的名次等:定距测量中,数字不但可以按大小排序,而且一定数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 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对不同类型测量的考查在好几年的题中都出现过,都是最基本的考查不算难,只要理解定义,选对不是难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6. 熙宁兴学中,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帖经
B. 策问
C. 诗赋
D. 墨义
【答案】B
7.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 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8. 撰写学术论文时, 把论点分为若干层次,论证时逐步展开,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 平列分论式
B. 平列层递式
C. 层递推论式
D. 层递平列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结构安排的理解与把握情况。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一般有平列分论式,层递推论式和平列层递结合式等类型。平列分论式,即围绕课题的中心论点设立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是垂直关系,分别论证中心论点,而各个分论点之间则呈平列关系; 层递推论式,即把论点分为若干个层次,论证时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中各层次之间呈递进关系; 平列层递结合式则是综合上述两种形式的特点来论证。
9.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 )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周文王
D. 唐太宗
【答案】A
10.《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撰写的? ( )
A. 杨贤江
B. 陶行知
C. 鲁迅
D. 蔡元培
【答案】A
11.在道德教育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 )。
A. 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