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学位]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2

  摘要

一、概念题

1. 知情权

【答案】知情权被认为是从表达自由中引申出的一项“潜在”权利。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获得、知悉信息的自由和权利,而狄义的知情权仅仅指公民获得、知悉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知情权有消极权利(freefrom 和积极权利(freetoy 两种形式。消极权利是指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担了(消极的)不子非法干预、妨碍的义务。积极权利是指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众知悉的,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的手里,知情权就必须借助特定单位或人士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

2. 事业

【答案】事业,特指没有生产收入,不进行经济核算,全部经费由国家预算支出中的事业费开支的机构和组织,即各类文化、教育、出版、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单位。《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办法》对事业单位的定义是:“凡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

3. 企业

【答案】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工商登记,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而依照中国法律规定,公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企业的所有属性。因此,凡公司均为企业,但企业未必都是公司。公司只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态。

4. 互联网

【答案】互联网(工nternet ),又称国际联网、因特网等,指直接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新闻传播日益成为它的一项重要功能。互联网己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5. 虚假宣传

【答案】虚假宣传,是指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或者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事项与事实不符。即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