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骨外科学基础知识题库>外科感染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非特异性感染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A . 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
B . 血管通透性增加
C . 血浆成分渗出
D . 干酪样坏死
E . 转为慢性炎症

患者,女,30岁。宫外孕破裂致大出血入院。体检:面色苍白,脉搏140次/分,血压60/40mmHg,急需大量输血。患者输血的目的主要是()。 A.补充血容量。 增加血红蛋白。 补充凝血因子。 增加白蛋白。 增加白细胞。 外科感染的局部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 散瘀消肿。 患部适当活动,促进循环。 伴有严重中毒症状时切开减压。 必要时切除发炎脏器。 加强营养支持。 患者,男,50岁。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住院病情不稳定,20小时后死亡,其主要死亡原因可能是()。 心源性休克。 心室壁瘤。 发热。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患者,女,30岁。宫外孕破裂致大出血入院。体检:面色苍白,脉搏140次/分,血压60/40mmHg,急需大量输血。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输血前皮下注射抗过敏药物,皮下注射操作哪项是错误的()。 A.注射部位常规消毒。 进针部位上臂三角肌。 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 抽吸无回血后推药液。 注射毕,用干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拨针。 患者,男,65岁。高血压17年,突发头痛、视物模糊、失语,测血压210/130mmHg。下列降压药物应首先选择()。 卡托普利。 呋塞米。 硝普钠。 维拉帕米。 普萘洛尔。 非特异性感染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干酪样坏死是特异性感染--结核病的局部病变,并不是非特异性感染的病理表现。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