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980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将一个的三对角矩阵,
按行优先存入一维数组中,A 中元素A 6665(即该元素下标i =66,j =65) ,在B 数组中的位置K 为( )。
A.198
B.195
C.197
【答案】B
【解析】将对角矩阵a[i][j]存入b[k],三对角矩阵压缩地址计算公式如下:k =2i +j ﹣2。
2. 假定用若干个位的芯片组成一个8K ×8位的存储器, 则地址0B1FH 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是( )。
A.0000H
B.0600H
C.0700H
D.0800H
【答案】D
【解析】由若干芯片构成存储器, 采用字和位同时扩展方法。8片
组2个芯片, 各组芯片的地址分配分别为:
第1组,
第3组, ; 第2组, ; 第4组, ; 。 位的芯片分成4组, 每
地址0BIFH 处于第2组内, 其芯片的最小地址为0800H 。
3. 下列选项中, 用于设备和控制器(接口) 之间互连的接口标准是( )
A.PCI
B.USB
C.AGP D.
【答案】B
【解析】设备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是USB 接口, 其余选项不符合, 故答案为B 。
4. 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 与主机乙互联, 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 , 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组大小为10kb 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拆装时间, 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
A.800ms>1600ms
B.801ms 、1600ms
C.1600ms 、800ms
D.1600ms 、801ms
【答案】D
【解析】不进行分组时, 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
的时延也是800ms 共计1600ms 。进行分组后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
总时间为801ms 。
5. 下述文件中适合于磁带存储的是( )。
A. 顺序文件
B. 索引文件
C. 哈希文件
D. 多关键字文件
【答案】A
【解析】磁带存储是一种顺序存储,顺序文件(sequential file)是记录按其在文件中的逻辑顺序依次进入存储介质而建立的,即顺序文件中物理记录的顺序和逻辑记录的顺序是一致的。因此顺序文件适合磁带存储。
6. 下列给出的指令系统特点中, 有利于实现指令流水线的是( )。
Ⅰ. 指令格式规整且长度一致
Ⅱ. 指令和数据按边界对齐存放
Ⅲ. 只有Load/Store指令才能对操作数进行存储访问
A. 仅Ⅰ、Ⅱ
B. 仅Ⅱ、Ⅲ
C. 仅Ⅰ、Ⅲ
D. Ⅰ、Ⅱ、Ⅲ
【答案】D
【解析】特点Ⅰ和Ⅲ都是RISC 机的特征, 而特点Ⅱ则有利于指令和数据的存放, 所以以上三个特点都有利于实现指令流水线。
, 在接收端接收此报文件, 接收一个报文的时延也是1ms , 但是在发送第二个报文时, 第一个报文已经开始接收。共计有800个分组,
7.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分组大小为1000B ,其中分组头大小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
A.80ms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 ,文件长度为980000B ,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 ,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IMB. 由于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最短路径经过分组交换机. 当t =lM ×8/100Mbps=80ms 时,HI 发送完最后一个比特;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两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 0=lK ×8/100Mbps=,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时的情况下,当时,H2接受完文件,
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
8. 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后退N 帧协议,即策略的基本原理是,当接收方检测出失序的信息帧后,要求发送方重发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信息帧之后的所有未被确认的帧;或者当发送方发送了N 个帧后,若发现该N 帧的前一个帧在计时器超时后仍未返回其确认信息,则该帧被判为出错或丢失,此时发送方就不得不重新发送出错帧及其后的N 帧. 本题收到3号帧的确认,说明0,1,2,3号帧已经收到,丢失的是4,5,6,7号帧,共4帧. 因此答案为C 项.
9. 下列选项中,导致创建新进程的操作是( ).
(1)用户登录成功
(2)设备分配
(3)启动程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