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学位]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对第【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

二语言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包括工具动机和综合动机。工具动机指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综合动机指学习者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2. 测试的效度

【答案】测试效度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要测的东西? 如果是,就是有效的; 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在选择试题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①这份试题究竟要测什么; ②这份试题究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3. 教学评估

【答案】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教学评估分为教学过程评估和总体性评估。教学过程中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 总体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4. 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

【答案】言语技能是指听说读写的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通过操练才能获得。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

言语交际技能是指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二、填空题

5.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__。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

【解析】内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机制离开人类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其最终目的是使语言规则内化。对于语言,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是用来触发语言习得机制的。

6. 教学计划与_____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答案】教学大纲

【解析】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通常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7. _____测试是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即所谓能力倾向如何的一种测试。

【答案】潜能

【解析】潜能测试又称作能力倾向测试、性向测试、察赋测试等。潜能测试是一种完全基于理论的测验,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即能力倾向如何。

8. 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_____,以教师为_____。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_____和_____的规律。

【答案】中心; 主导; 学习; 教学

,根据“学”的需要【解析】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服从“学”

,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9. 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对“交际能力”提出了著名的四个参数:合语法性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理可行性; 社会文化得体性; 实际出现概率

【解析】“交际能力”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海姆斯1971年在其《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海姆斯认为若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即他不但获得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具有社交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10.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_____练习等等。

【答案】记忆性(感知性、应用性)

【解析】练习是指刺激一一反应的重复,这种重复并非同一刺激一一反应的机械重复,而是以改善知识、技能学习效果为目的的理解性重复。

11.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角度划分出来的。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从_____划分的。多项选择、完形填空和作文分别属于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评卷的客观化程度; 试题的体型角度; 客观性分立式; 客观性综合性; 主观性综合性

【解析】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如作文、口试、翻译等。客观性试题指有统一的阅卷标准,答案固定,不因阅卷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如选择、判断正误等。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综合性试题是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试题。

12.分级测试又叫安置性测试或者_____。

【答案】分班测试

【解析】分级测试的作用是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

的课程或适合于在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分级测试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13.记忆分为构成的_____和_____两种。

【答案】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

【解析】长时记忆是由许许多多词语“结节”相互勾连而成的十分复杂的语义网络,它的容量是无限的,持续时间相当长。外界信息经过初步加工达到短时记忆水平,但在这个水平上,信息容量有限,保持的时间也很短暂,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复述、回忆、再编码)才保留在长时记忆中。

14.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 话语能力; 交际策略

【解析】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有时也被称为言语得体性能力,它是后天形成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或在教育中学会的能力。

三、简答题

15.学科语言理论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学科语言理论包括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理论和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两方面,其基本要求表现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理论的要求

①语言学及其各有关分支学科理论必须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能够服务于第二语言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指导和影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之一一一学科语言理论。

②不仅要应用和引进语言学理论,更要自觉地面向第_语言教学学科理论建设和教学实际需要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研究。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理论的要求

应该强调汉语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就汉语本身的研究来看,“事实的深入发掘,规律的有效揭示,至今还存在大片大片的薄弱点和空白点,远远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这些都表明加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汉语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6.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有哪些特点?

【答案】对各类各门课程的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最广泛的课题之一。许多学者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