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38岁。素体虚弱,月经量多,近半年来,反复出现皮下紫斑,伴齿衄,鼻衄,并吐血一次,查血小板数降低,尿中有红细胞,自诉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爪甲色淡,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此患者,如以便血、尿血、月经过多为主症,少腹坠胀,气短懒言,见气虚下陷者,可选用() A.归脾汤加减。 升阳益胃汤。 补中益气汤加减。 升陷汤加减。 十全大补汤。
使用金刚砂车针进行牙体预备时,使用的力量大小为()。 10~30g。 75~100g。 60~90g。 30~60g。 100~150g。
患者,男性,50岁。主诉:中上腹不适,疼痛15年。B超示肝胆无特殊,胃镜示胃黏膜红白相间。病理检查示:胃腺减少,腺间距增宽,伴中等淋巴细胞浸润和中重度肠腺化生,偶见黏膜肌层,下列哪项措施最合适(). 予以H
+-K
+-ATP酶抑制剂,降低胃酸,防止出血。 予消炎痛止痛。 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并定期随访胃镜并查Hp。 多饮浓茶。 应用抗生素抗Hp(Helicobacterpylori)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下列哪些是错的()。 利用息止

间隙法。 X线头颅侧位片法。 参照面部比例法。 参照拔牙前记录法。 参照旧义齿垂直距离确定法。
男,46岁,头痛、精神异常、意识模糊、左侧肢体无力,MRI检查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为() 表皮样囊肿。 脑膜瘤。 胶质母细胞瘤。 淋巴瘤。 脑梗死。
李××,女,38岁。素体虚弱,月经量多,近半年来,反复出现皮下紫斑,伴齿衄,鼻衄,并吐血一次,查血小板数降低,尿中有红细胞,自诉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爪甲色淡,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根据上述临床表现,按照中医辨证理论,该病例应诊断辨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