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略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贝多芬的声乐作品中,合唱作品《_____》是19世纪初宗教合唱音乐的一座丰碑,艺术歌曲套曲《_____》则是第一部声乐套曲。

【答案】D 大调庄严弥撒; 致远方的爱人

【解析】《D 大调庄严弥撒》是大型声乐、管风琴与乐队的作品,贝多芬自认为这部“庄严”弥撒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采用德国诗人阿罗依斯·叶特罗斯的组诗,这些歌曲作品多是以爱情为主题,饱含着温柔的幻想与冲动的激情。

2. 康塔塔是一种在室内演唱的声乐曲,诞生在_____国,由独唱形式宣叙调和咏叹调组成,最早称呼这种声乐曲为康塔塔的是意大利作曲家_____。德国最具特色的是教堂康塔塔,广泛运用路德教派的赞美诗写作会众齐唱的众赞歌体裁,巴罗克写作大量康塔塔的德国作曲家有泰勒曼和_____。

【答案】意大利; 格兰迪; 巴赫

【解析】首先称室内声乐曲为康塔塔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格兰迪,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在意大利,是“单声音乐”风格的产物,由独唱形式宣叙调和咏叹调组成。德国的康塔塔有世俗与教堂两种类型,发展得更具民族特征的是教堂康塔塔,作为结束全曲的合唱常以四声部的众赞歌形式出现。1650~1750年间,德国产生的康塔塔数量浩瀚,如泰勒曼的1000多部,巴赫的近300部等。

3. 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以乐器_____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他的《浮士德的责罚》被作曲家自己称为_____。

【答案】中提琴,戏剧传奇

,四个乐章分别讲【解析】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自拜伦的《恰哈德·哈罗尔德》

,与幻想交响曲的固定乐述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见闻,用中提琴演奏代表哈罗尔德的“固定乐思”

思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其丰满的戏剧形象,深沉内敛的思索,和充满大自然气息的背景,比之幻想交响曲,更胜一筹。而柏辽兹的《浮士德的责罚》综合了歌剧的特征,将交响曲趋于戏剧化的处理,被作曲家自已成为“戏剧传奇”。

4. 在贝多芬的《_____》中,作曲家亲自写作了固定的华彩段,限制演奏者任意即兴炫技,为后世独奏协奏曲树立典范。

【答案】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解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贝多芬亲自写作了固定的华彩段,限制演奏者任意

即兴炫技,为后世独奏协奏曲树立了典范。

5. 钢琴变奏曲体裁是表达和发展勃拉姆斯创作乐思的最佳形式,他写有大量这种体裁的作品,如《_____》《_____》《_____》。

【答案】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 舒曼主题变奏曲

【解析】勃拉姆斯写了很多主题变奏钢琴曲,以《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舒曼主题变奏曲》《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等最为有名。

6. 文艺复兴时期,用音乐描绘特定的歌词形象的表达手法“_____”非常流行,作曲家努力用音乐的各种要素来表现音乐的意义,使音乐更富感染力。

【答案】绘词法

【解析】“绘词法”是以音乐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进行音画式的表现,此种方法文艺复兴后期和巴罗克时期被大量采用。

7. 巴罗克时期常用的固定低音变奏体裁有_____和夏空,其中,基于一个固定和声模式进行变奏的是_____。

【答案】帕萨卡利亚; 夏空

【解析】根据一个主题作变奏是自器乐音乐产生以来就开始运用的一种手法,到巴罗克时期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巴罗克时期常见的变奏曲类型的体栽有帕萨卡利亚和夏空。夏空是基于一个固定和声模式进行变奏

8. 钢琴独奏夜曲由作曲家_____首创,但在作曲家_____的创作中发展到顶峰。

【答案】菲尔德; 肖邦

【解析】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1782~1837)首创了钢琴独奏夜曲,肖邦将菲尔德的夜曲加以发挥,所作夜曲既有宁静优雅,带梦幻般的气氛,也有内容深刻,带戏剧性的音乐。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

9. 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阶为基础, 共有_____种不同的调式,它们是:_____及其它们的副调式。

【答案】七,多利亚; 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爱奥里亚,伊奥尼亚。

10.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写作的第一部标题交响曲是《_____》,作品共有五个乐章,每一乐章都有

,作曲家亲自写作的_____,他用一个固定的旋律来代表曲中的女主角,这一旋律他称为“_____”

在每一乐章以不同面貌出现。

【答案】幻想交响曲; 标题/文字说明; 固定乐思

【解析】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869)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使文学性情节和戏剧性构思侵入交响曲领域,首先体现在写作的第一部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中。作品共有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均加上标题,用“固定乐思”代表曲中的女主角,并在各乐章以不同的面貌和

性格出现。

二、名词解释

11.威尼斯乐派

【答案】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威尼斯形成的音乐流派。创始人为佛兰德作曲家维拉尔特,主要作曲家为A. 加布里埃利和G •加布里埃利叔侄二人。他们运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有两架管风琴和两个唱诗班席位的条件,写作了两个唱诗班交替歌唱、两个管风琴交替演奏的“协唱(奏)

,甚至将合唱队分成四至八个声部进行对比交替,创造了多角度的音响效果; 他们还将复调合曲”

唱手法运用到器乐音乐创作中,促进了器乐音乐的独立发展。

12.奥芬巴赫

19世纪法国轻歌剧的代表人物,【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一生创作轻歌剧近百首,

代表作《地狱中的奥菲欧》和《美丽的海伦》等。

13.科普兰

【答案】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和评论家。运用美国地方语言写作的舞剧《阿巴拉契亚的春天》、《小伙子比利》、《牧场竞技》和配乐诵唱《林肯肖像》使之成为美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50年代后转向十二音技法作品的创作。同时他是美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倡导者,著有几本论著。

14.交响诗

【答案】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产生于19世纪,创始人李斯特,他的代表作有《塔索》《前奏曲》等。理查·斯特劳斯将交响诗发展到19世纪的又一高峰,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等。

15.《培尔·金特》

【答案】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五幕诗剧而作的戏剧配乐,诗剧来自挪威传说,讲述了浪荡子培尔·金特一生的冒险经历,格里格的戏剧配乐有26个片段,后从中选取8段,组成两套组曲,集中了戏剧配乐中的精华,其中的“晨景”、“阿妮特拉之舞”、“在山妖宫殿中”和“索尔维格之歌”流传广泛。

16.巴托克

【答案】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作品高度创新,在吸取匈牙利民间音乐素养的同时,借鉴了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手法,形成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对20世纪音乐影响颇大,代表作有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哑剧《神奇的满大人》、钢琴组曲《小宇宙》、《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6首弦乐四重奏蕴含深刻的思想,在20世纪有着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