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703政治学原理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包括:

(1)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

①社会生产力方面,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蒸汽化,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当今社会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

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层次也更多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资本主义私有制仍然是整个社会所有制结构的基础,但所有制结构明显地复杂化和多元化,纯粹的个人所有制结构不断萎缩,资本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增强。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出现,股份制、合作制经济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是资本社会化和国际化的突出表现和具体载体。

(2)上层建筑的变化和资本剥削方式的重大变化。

①上层建筑的变化: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这是当代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一大趋势和重要特征;

b. 上层建筑更加完备和科学,国家的法治化程度大大加强;

c. 政党政治日趋成熟,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

d. 资产阶级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新的拓展。

②资本剥削和政治统治变得更加隐蔽化、智能化、法治化和多样化。

③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从国内的阶级对立和斗争,演化为国际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斗争。

(3)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出现了分化。

a. 传统的无产阶级分化为现代多层次多类型的工人阶级,出现了五颜六色衣领的工人;

b. 资产阶级的队伍也有所变化: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经理阶层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垄断资本家的力量愈发强大; 中等企业主数量膨胀; 国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在资产阶级队伍中占突出位置。

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中最重要的现象是中间阶级的扩大。

(4)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更加紧密;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联合国地位

的提高; 国际组织兴盛。

2.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案】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包括:

(1)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理想和信念,对人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科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入实际,成功地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未能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为工人阶级的觉醒、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命运,强烈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②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和国际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随后各国共产党人纷纷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本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而使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③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过程中,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特色,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①社会主义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前景,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阶级。它所开辟的崭新发展道路,尽管曲折坎坷,千难万险,但毕竟前途光明,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福音与希望。

②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俄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1917年夺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东西方普遍建立,社会主义运动向着更广泛的方向发展。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进入21世纪,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每个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有所不同,可能出现多样化的选择,但社会主义道路依然是人类解放的根本之路。

(3)共产党和多种社会主义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者、社会主义力量的组织者、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和许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①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第一批科学社会主义者于1847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共产党组织一一共产主义者同盟,1869年建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政党一一德国社会民主党,1864年和1889年成立了无产阶级国际组织一一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②20世纪初,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建了新型的革命政党一一布尔什维克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于1917年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下,一大批国家建立了共产党,并于1919年成立了共产国际(第三国际)。

③之后经过苏东剧变,世界共产党的力量受到削弱,但其整体力量和广泛影响仍是十分强大

的。

(4)由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带头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根本的优越性。

①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建立,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实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它所体现的平等、公平、公正、合理,则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尤法相比的。社会主义的小少制度创新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乃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小得小学习和借鉴。

②社会主义还存在诸多弊端,但产生这些弊病的原因都不在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本身,而是由于一些具体体制不完善引起的。问题的解决不能通过改变或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在社会主义自身基础上不断进行体制改革。

(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①十月革命既推动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促进了东方民族民主革命高潮迭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最终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②亚非拉先后有一百多个国家成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之外形成了第三世界,根本改变了世界格局。

(6)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不断挫败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和霸权行径,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①随着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及其对各国革命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大力支持,帝国主义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进行扩张了。随后,苏联成为反对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发动的世界大战的主力军。

②各国人民民主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结束了西方列强独霸全球事务的历史。尽管当时苏联有大国主义以及同美国争霸世界的倾向,但我们决不能忽略苏联是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和进步力量的代表在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斗争,是在维护本国的也是世界社会主义的权益。

③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从两极转向多极。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中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成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中坚力匡刽月巨。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应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一般规律的反映,是各国、各地区共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不能把某一地区的个别经验、特殊经验当作适用于各国、各地区的普遍经验。本着这一原则审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

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确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其中首要之点在于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党的理论、政治、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