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净值

【答案】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所有常住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即:NDP=GDP-资本折旧。

NDP 的价值要远远大于GDP ,也即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用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角度来看,

国内生产净值指标要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优越得多。相对于GDP ,NDP 考虑到了“消耗”或者说“折旧”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诠释了生产、增长及总价值与消耗、效率、净价值之间的关系。

2. 税收乘数

【答案】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乘数用公式表示为:

可以看出,税收乘数为负值,这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其原因是税收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会相应减少,因而税收变动和总支出变动方向相反。税收乘数的绝对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1减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

3. 新凯恩斯主义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共同特征是继承凯恩斯主义传统,把失业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是,他们力图从微观层面上,即从工资、价格和利率豁性上去寻找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出清的原因。一般来说,新凯恩斯主义者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由失衡走向均衡的自动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

(4)政府为稳定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是有效的。

二、简答题

4. 在IS 和LM 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为什么?

【答案】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这是因为,IS 和LM 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时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IS 和LM 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这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这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 曲线离rs 曲线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 较近,当这样的IS 和LM 曲线相交时,交点上的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

5.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y=c+i+g+(x-m )而不是y=c+i+g+tr +(x-m )?

【答案】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政府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造成总需求的重复计算。

6. 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可以称之为需求管理政策。

7. 在索洛增长模型中,什么因素决定了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增长率? 一国储蓄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如何影响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水平?

【答案】(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在稳定状态下,人均产出f (k )不变,人均收入为

此技术进步率决定了稳定状态下的人均收入增长率。

(2)根据索洛增长模型稳态条件

率水平。反之亦然。

(3)根据索洛增长模型稳态条件

人均收入水平降。反之亦然。

,人口增长率增加,人均资本降低,, 储蓄率提高,人均资本提高,从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增长率在储蓄率调整瞬间增加,以后逐渐下降,直至回到原来的增长, 因

三、计算题

8. 某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8年和2001年的产量、价格如下:

求:(1)1998年和2001年的名义GNP 。

(2)以1998年为基期,2001年的实际GNP 。

2001年价格比1998年价格上涨了多少?2001年相对1998(3)计算2001年的GNP 折算指数,

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答案】(1)1998年的名义GNP 为:

1.5×25+7.5×50+6×40+5×30+2×60

=37.5+375+240+150+120

=922.5(美元)

2001年的名义GNP 为:

1.68×30+8.35×60+7.2×50+5.5×35+2.5×70

=50.4+501+360+192.5+175

=1278.9(美元)

(2)以1998年为基期,2001年的实际GNP 为:

1.5×30+7.5×60+6×50+5×35+2×70

=45+450+300+175+140

=111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2001年的GNP 折算指数为:

GDP 折算(平减)指数=

可见,物价水平上涨了15%,即2001年相对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四、论述题

9. LM 曲线有哪三个区域? 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

【答案】(1)LM 曲线的三个区域

LM 曲线上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 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的倾斜线和垂直线三个阶段。LM 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