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82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选择题

1. 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包括( )。

①消费和净出口②投资和政府购买③储蓄和政府购买④消费和储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消费)、投资需求(投资)、政府需求以及国外需求(净出口)。

2. 以下情形中,可以归类为结构性失业的是( )。

A. 不愿意工作而导致的失业 B. 因为汽车行业不景气而失业 C. 因为退休而导致的失业 D. 因换工作而导致的临时性失业 【答案】B

【解析】结构性失业是因为产业结构的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失业,其特点是,经济中既有失业的人口也有职位空缺,但是,这些失业的人口不能胜任空缺的职位。汽车行业不景气,是在经济正常运行条件下而产生的失业,是由于经济所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足导致的,故属于结构性失业。不愿意工作而导致的失业是自愿失业,因换工作而导致的临时性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退休不属于失业。 3. 假设一个经济的生产技术为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劳动与资本所得各占总收入的1/2,而且A=1如果劳动力增长率为n=0.06,折旧率d=0.04,储蓄率、=0.2,那么,在稳态下,资本一劳动比率为( )

A.0.5 B.1 C.2 D.4

【答案】D

【解析】由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以由题知生产函数为生产函数为

,两边同除以L 得

,当经济达到稳态时有

其中

分别为K , L 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所其中K/L即为资本一劳动比,则人均

,代入数据解得稳态时的人均资本

k=4,也即稳态时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为k=K/L=4。

4. 凯恩斯认为在极端情形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 )。

A.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 B.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小 C.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 D.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小 【答案】C

【解析】在极端情形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们认为债券价格很高,已经不可能再上升了,持有债券的风险很大,从而人们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此时,即便继续增加货币供给,人们也不会去购买债券,从而利率不再下降。

5. 如果资本净流出为正,那么( )。

A. 净出口小于零 B. 私人储蓄大于私人投资 C. 净出口大于零

D. 公共储蓄大于公共投资 【答案】C

【解析】由于资本净流出恒等于贸易余额。如果资本净流出为正,说明必定存在贸易盈余,这就意味着净出口大于零。资本净流出为正等价于S-I 大于零,而S-I 大于零说明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但是无法具体说明私人储蓄和私人投资的关系,以及公共储蓄和公共投资的关系,只能说明作为整体的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加上公共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私人投资加上公共投资)。

二、计算题

6. 假定存款为20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3万亿元。法定准备金率由7%上调至7.5%。

(1)对法定准各金有何影响? (2)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答案】(1)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时,准备金为20×7%=1.4(万亿元);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时,准备金为20×7.5%=1.5(万亿元); 因此法定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则准备金提高1000亿元。 (2)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各金

,即超额准备金由3-1.4=1.6万亿元下降到3-1.5=1.5万

亿元。同时超额准备金率有8%下降到7.5%。

假设货币供给为M ,则: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则:

因此,货币供给量不变。

7. 设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货币需求函数为i=4-40r; 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之比为给量; P :价格水平。

(1)请求实际收入和利率。

(2)若货币供给量M=24,请求出产品市场总需求函数

y=20一200r

货币市场均衡时

,即有:6=l.5y一100r ,可得LM 方程为:

联立IS 方程和LM 方程可得均衡收入和利率为y=8; r=6%。

(2)货币供给量M=24时,货币市场均衡有24/P=1.5y-100r,把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20-200r代入上式消去,可得总需求函数为:

【答案】(1)产品市场均衡时i=s,即有:0.2y=4-40r,可得IS 方程为:

; 储蓄函数为s=0.2y; 投资函数为

。其中,y :实际收入; r :利率; s :储蓄; i :投资; M :货币供

三、问答题

8. 阐述理性预期的概念及其对失业的含义。 【答案】(1)理性预期的概念

理性预期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它包含三个含义:

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

②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对有关资料与数据的收集。

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2)理性预期对失业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