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814专业综合考试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个案研究
【答案】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
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流程图方法
【答案】流程图方法主要是指以历史和现时发展过程为标准,对定性资料所进行的描述。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很好地展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3. 假设演绎法
【答案】在科学研究中,一般的模式是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称作“假设演绎法”的逻辑过程。该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步骤组成:
①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
②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察的现象的理论:
③从这种概括出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论;
④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若理论被检验所证实,就可以得出结论:获得了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知识; 若理论不能被检验所证实,就得重新修改原始的理论,并进行新的检验。在这一过程中,前两个步骤采用的是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 而后两个步骤则是采用的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验性现象)。
4. 简单随机抽样
【答案】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 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 个元素组成样本(N>n)。常用的办法类似于抽签,即把总体的每一个单位都编号,将这些号码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然后放入一容器(如纸盒、口袋)中,搅拌均匀后,从中任意抽取,直到抽够预定的样本数目。这样,由抽中的号码所代表的元素组成的就是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5. 研究问题
【答案】研究问题,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
回答的问题,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研究问题主要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各种文献资料等方面。
6. 封面信
【答案】封面信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短不宜长,短短两三百字最好。
在封面信中,应该说明的内容有:
(1)调查者的身份;
(2)调查的大致内容;
(3)调查的主要目的;
(4)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
二、论述题
7. 试论社会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差异,并举例说明两种研究方式之间如何进行互补。
【答案】(1)差异:
①从哲学基础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 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
②从研究范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科学范式; 定性研究就自然范式。
③从逻辑过程上来看:定量研究是演绎推理:定性研究是归纳推理。
④从理论模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理论检验; 定性研究是理论建构。
⑤从主要方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实验调查; 定性研究是实地研究。
⑥从分析方法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统计分析; 定性研究是文字描述。
⑦从研究特征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客观的; 定性研究是主观的。
⑧从主要目标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定性研究是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⑨从资料收集技术上来看:定量研究是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 定性研究是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
(2)两种研究方式之间的互补:
①社会研究大多属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单一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较少。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时,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可以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同一研究中常常综合使用两种研究方式,这样有利于两种研究方式之间优势互补。
②一般见到的调查报告之类的大多是定量研究的结果,定量研究多采用大量的表格和数据来比较精确的闻释某一问题。定量研究的结果比较精确一些,但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已经进行了一些定性的研究,从中概括出基本规律,找准目标,然后在运用定量研究对这些规律进行研究,因此,可以说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实际社会研究中该运用哪种方式,这不仅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且取决于他所要解决的问题。
举例略。
8. 试举例论述理论建构的过程。
【答案】理论建构的过程主要包括:
(1)从观察到概括
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大规模的资料,通过描述统计,概括出样本的特征和规律,并以此推断总体结构和特征。这就是定量观察的一个例子。如对城市夫妻生育意愿调查这一研究中,研究者需先通过调查资料的搜集进而进行概括,初步得出结论,对观察结果的概括通常是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生育意愿不同; 文化程度高的人,希望生育孩子的数量少”这样的形式来表述。
(2)从概括到理论
从实际研究来看,理论建构的第一阶段目标(从观察到概括)相对比较容易达到。然而,要真正建构起某种社会理论,还必须完成从经验概括到理论解释的第二次飞跃。应该说,这是较之于第一阶段归纳工作更为困难但意义更大的一步。同样是对城市夫妻生育意愿调查,初步概括出来的结论尚不能作为理论,缺乏实证性和可检验性,需要研究者进一步从经验概括上升为具有科学依据的理论。
(3)举例(略)
三、计算题
9. 根据下面列联表数据,计算值。
【答案】根据题意得:每格的期望频数
;
. 根据公式:;
,分别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