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 健脾渗湿。 渗湿止泻。 利水消肿。 宁心安神。 涤痰除饮。
肺胃热盛之咽喉肿痛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 尺泽曲池内庭。 尺泽外关少商。 太溪涌泉三阴交。 少商太溪曲池。 以上都不对。
患者男,23岁,因“发热10d,昏迷1d”于7月来诊。10d前在西双版纳打工期间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及高热,隔日发作1次,自认为是感冒,发热时自服退热药,病情时好时坏,且精神、食欲欠佳,到个体诊所静脉输注青霉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5d,无效,并出现头痛、呕吐。1d前患者出现烦躁,当地诊所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2h后出现昏睡,进而发展到呼之不应,故转来本院。查体:T41.2℃,P132次/min,R28次/min,BP141/88mmHg;不能被叫醒,压眼有反应,球结膜轻度水肿,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及角膜反射存在,巩膜轻度黄染,口唇多数疱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软;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出血。 脑肿瘤。 败血症。 脑型疟疾。
患儿,男,10岁,近日患感冒,今日晨起发现胸前、背部密布针尖至米粒大小斑丘疹。感冒后口服“复方新诺明”,曾有“磺胺”过敏史,查体见:皮疹颜色鲜艳,伴见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选方应为:()。 A.消风散加减。 银翘散加减。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清营汤加减。 防风通圣散加减。
关于流注,正确的说法是() 是发生于骨与关节的脓肿。 其持征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 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因产后所引起的叫"瘀血流注"。 髂窝部流注约一个月左右成。
禹余粮的功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