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680程序设计基础之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一1, seq 一11220) 的TCP 段, 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 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 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TCP 是面向连接的, 所谓面向连接, 就是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需先建立连接, 然后数【解析】
据传送, 最后拆除三个过程, 也就是客户主动打开TCP 传输, 服务器被动打开。
第一次握手:客户发送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
ack=x+1, 自己选择的序号seq=y。
第三次握手:
客户发送
器给出确认, 其ACK=1, 确认号ack=y+1。
客户的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 连接已经建立。服务器的TCP 收到主机客户的确认后, 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 连接已经建立。
因此, 本题中x=11220, y 是主机乙自动选取的序号, 可以与x 相同, 也可以不相同, 从而主机乙所发出的TCP 段应该是SYN=1, ACK=1, seq=y, ack=x+1, 即SYN=1, ACK=1, seq=y, ack=11221, 从而答案是C 。
给服务器, 即客户收到此报文段后向服务给服务器, 即客户的TCP 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 给客户, 即服务器的TCP 收到连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 并选择序号seq=x, 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 接请求报文段后, 如同意则发回确认。服务器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SYN=1, 使ACK=1, 其确认号
2. 某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 路由器R1
只有到达子网
( )。
的路由。为使R1可以将IP 分组正确地路由到图中所有子网, 则在R1中需要增加一条路由(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 是
A.
B.
C.
D.
【答案】D
因此是 【解析】首先从题目给出的路由表项可以确定下一跳肯定是路由器R1直接相连的R2的地址, , 此时可以排除A 和B 两个选项了。进而分析路由器R2所连接的网络特点, 注意
和, 但答案选项中只有一条信息, 因此这里其连接了2
个网络分别是
用到了超网的概念, 超网是与子网类似的概念一IP 地址根据子网掩码被分为独立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但是, 与子网把大网络分成若干小网络相反, 它是把一些小网络组合成一个大网络一超网,
这里
和
, 那么子网掩码就是前24位是相同的,
因此所构成的超网就是即, 因此答案是D 。
3. 现有容量为10GB 的磁盘分区, 磁盘空间以簇(duster)为单位进行分配, 簇的大小为4KB , 若采用位图法管理该分区的空闲空间, 即用一位(bit)标识一个簇是否被分配, 则存放该位图所需簇的个数为( )
A.80
B.320
C.80K
D.320K
【答案】A
【解析】磁盘的簇的个数为:
个
而一个簇的位示图能管理的簇的个数为:
所以需要簇的个数为
个
4. 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 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 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B. 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
C. 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D. 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
【答案】A 。
【解析】利用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这句话说反了, 明显错误。“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也不正确, 因为用户级线程的切换由用户编写的RimtimeSystem 执行的, 内核并不感知。“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明显错误, 引入线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能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故“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 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是正确的。
5.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
A. 界地址保护
B. 程序代码保护
C. 数据保护
D. 栈保护
【答案】A
【解析】对于连续分配算法,无论固定分区或动态分区方法,程序都必须全部调入内存,不同的进程放于不同的内存块中,相互之间不可越界,因此需要进行界地址保护. 通常的界地址保护方法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 考生要注意本题与虚拟存储方法的区别.
6. 循环队列存储在数组A[0..m]中,则入队时的操作为( )。
A.rear =rear +l
B.rear =(rear+1)mod(m﹣1)
C.rear =(rear+1)modm
D.rear =(rear+1)mod(m+1)
【答案】D
7. 下列AOE 网表示一项包含8个活动的工程。通过同时加快若干进度可以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下列选项中, 加快其进度就可以缩短工程工期的是( )
A.c 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