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25微观经济学之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稀缺

【答案】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一方一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另一力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小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 支持价格

【答案】支持价格也称为最低限价。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如图所示,原先均衡点为E ,即均衡价格为P e ,均衡数量为Q e 。P 0为支持价格(P 0>Pe ),当价格为P 0时,需求量为Q 1,供给量为Q 2,(Q 2-Q 1)为实行支持价格后的产品过剩的数量。为了解决过剩的数量,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产品。

支持价格

3. 比较静态分析

【答案】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4. 帕累托改进

【答案】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小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5. 拍卖人假设

【答案】实现经济一般均衡采取的是一种“试探过程”,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假定市场存在一位“拍卖人”,其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拍卖人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是:首先, 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 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 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6. 隐成本

【答案】隐成本是相对于显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成本。

二、简答题

7. 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什么? 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关系?

【答案】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并且这一原则是从利润最大化原则推导出来的。

下面分析厂商在只使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简单情况下的收益、成本以及要素使用原则。

假设π表示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X 的函数。由利润的定义有:

式中,R 表示收益,它是产量Q 的函数,因而是要素X 的复合函数。为了达到最大利润,必须使:

整理得:

整理得:。 。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恰好是产品市场理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的条件。由此可见,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的条件实质上是一回事,它们可以相互推出,换句话说,厂商在生产上和要素使用上遵循的是完全一样的原则。

8. 假如一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那么: (l )在商品X 的市场上,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1)如果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则其价格P X 下降,需求量Q X 增加。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商品X 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对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产生影响。由于商品x 的价格下降, 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

(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进而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及数量的上升。同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