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70软件工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回归测试是( )中最常用的方法。

A. 校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答案】A

【解析】回归测试指在软件维护阶段,为了检测代码修改而引入的错误所进行的测试活动。回归测试是软件维护阶段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校正性维护中最常用的方法。

2. 汽车有一个发动机。汽车和发动机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A. —般一具体

B. 整体一部分

C. 分类关系

D. 主从关系

【答案】B

【解析】类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一般一具体结构关系和整体一部分结构关系。前者称为分类结构,用 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般化的抽象关系;后者称为组装结构,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类的组成的抽象关系。汽车有一个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一部分,因此,汽车和发动机的关系属于整体一部分关系。

3. 在顺序系统中,对象之间的消息不具有下述特点( )。

A. 每个消息都是向对象发出的一个服务请求,它必定引起接收者一个服务的执行

B. 每个消息的发送与接收都是同时进行的,即消息都是同步的

C. 除了主动对象其他的主动服务之外,其他对象服务只有在接收到消息时才开始执行

D. 消息是从正在执行的服务中发出的

【答案】D

【解析】顺序系统中消息的特点:

①每个消息都是向对象发出的一个服务请求,必定引起接收者一个服务的执行;

②除了主动对象的主动服务外,其它对象服务只有在接收到消息时才开始执行;

③每个消息的发送与接收是同步的;

④所有的操作是串行的。

4. 软件质量必须在( )加以保证。

A. 开发之前

B. 开发之后

C. 可行性研究过程中

D. 分析、设计与实现过程中

【答案】D

【解析】保证软件质量的措施包括基于非执行的测试、基于执行的测试、程序正确性证明,这些措施贯穿于 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

5. 只有高水平的软件工程能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因此,须在软件开发环境或软件工具箱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工具和管理方法来提高( )能力。

A. 组织软件

B. 软件质量

C. 设计软件

D. 开发软件

【答案】D

【解析】只有高水平的软件工程能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因此,在软件开发环境或软件工具箱的支持下,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工具和管理方法开发的软件质量很高,即运用先进的开发技术能提高开发软件的能力。

6. 在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 )。

A. 要让软件做什么

B. 要提供哪些信息

C. 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

D. 要让软件具有何种结构

【答案】A

【解析】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要准确地定义新系统的目标,为了满足用户需要,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 的问题。

7. 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

①软件本身的特点

②用户使用不当

③硬件可靠性差

④对软件的错误认识

⑤缺乏好的开发方法和手段

A.

B.

C.

D.

【答案】C

【解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软件本身的特点和缺乏好的开发方法和手段。用户使用不当,硬件可靠性差,对软件的错误认识属于软件危机的表现。

8. ( )定义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是从系统的外部看系统功能,并不描述系统内部对功能的具体实现。

A. 用例图

B. 类图

C. 合作图

D. 状态图

【答案】A

【解析】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行为者所理解的系统功能,它不涉及系统内部复杂的功能实现。用例模型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它描述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所达成的共识。

9. 对象或者类的整体行为(例如响应消息)的某些规则所不能适应的(对象或类的) ( )。

A. 状况

B. 情态

C. 条件

D. 问题

【答案】D

【解析】对象或者类的整体行为(例如响应消息)的某些规则所能适应的(对象或类的)状况、情况、条件、形式或生存周期阶段。

10.模块中所有成分引用共同的数据,该模块的内聚度是( )的。

A. 逻辑性

B. 瞬时性

C. 功能性

D. 通信性

【答案】D

,【解析】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

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文档仅仅描述和规定了软件的使用范围及相关的操作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