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题库>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B1型题] 上肢患肢痛的患者应选用的注射治疗是()

A . 腕管注射
B . 椎旁阻滞
C . 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注射
D . 星状交感神经节注射
E . 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

男性,30岁,右侧甲状腺单发结节,质硬,生长迅速,近1周伴声音嘶哑,ECT示右甲状腺冷结节。应采用何种术式() A.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 患侧腺体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 患侧腺体全切加颈淋巴结清除。 患侧腺体大部切除、峡部切除。 患侧腺体大部切除加颈淋巴结清除。 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营养缺乏主要由于() 厌食。 出血。 幽门梗阻。 并发胃炎。 疼痛。 关于利用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服药时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抗组胺药赛庚啶在上午7AM口服较7PM服药的效应发生较慢、较弱。 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的敏感性以早晨4AM最高,此时给药可减少剂量但同样可达到应有的作用。 肾上腺素类药物防止哮喘发作最好在午夜以后给药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吲哚美辛晚上7:00PM服药,血药浓度高,达峰时间短。 抗贫血药铁剂于7:00PM服药可获得较好效果。 关于时间与药物毒性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药物的毒性强弱随时间、昼夜、季节呈周期性波动。 激素、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对于机体的毒性作用大小都呈昼夜节律变化,称之为时间效应。 普萘洛尔在黑夜注射其毒性比白天强。 药物毒性节律的发现,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环磷酰胺和氮芥的平均致畸作用在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毛细血管床内血管网开放率为() A.1~5%。 B.5~10%。 C.10~20%。 D.20~30%。 E.30~40%。 上肢患肢痛的患者应选用的注射治疗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