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住院医师临床肿瘤科Ⅰ阶段题库>肿瘤科专业理论题库

问题:

[单选] 产妇,现产后4天,出现急性腹痛伴发热2天,腹部包块增大,曾诊断患"子宫肌瘤"。本例应考虑的诊断是()。

A . 产褥感染
B . 子宫肌瘤囊性变
C . 子宫肌瘤玻璃样变
D . 子宫肌瘤红色变
E . 子宫肌瘤恶性变

在制定工艺文件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男,45岁。大便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1年前曾有一过性,右侧上睑下垂。急诊来院。为尽快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询问病史时应注意() A.头痛的部位。 家人有无类似发作。 有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史。 有无慢性颅内压增高,如头痛、呕吐及视力减退史。 有无全身慢性感染病灶。 患者男,52岁,57kg。13年前无明显原因感劳累后心悸、气短,因近一个半月症状明显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入院。体检:T37.5℃,RR20次/分,P118次/分,BP95/60mmHg。颈静脉怒张,听诊两中下肺野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前区舒张期杂音及剑突下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4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检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44次/分,心房纤颤;胸部X平片:双肺淤血,肺动脉主干扩张,左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钙化,交界部粘连,开放明显受限,关闭时少量反流。瓣口面积0.8cm,三尖瓣回声偏强,开放正常关闭欠佳。心导管检查示右房压17mmHg,肺动脉压63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23mmHg,心输出量2.2升/分;血气分析pH7.25,PCO235mmHg,PO278mmHg,BE-7.5。关于该患者的病情评估是()。 A.心功能Ⅱ~Ⅲ级。 心功能Ⅲ~Ⅳ级。 ASA评分Ⅲ级。 ASA评分Ⅳ级。 中度肺动脉高压。 重度肺动脉高压。 中度二尖瓣狭窄。 重度二尖瓣狭窄。 右心功能衰竭。 左心功能心衰。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患者男,47岁,因“右胸疼痛、胸闷10d”来诊。患者3个月前曾因发热(体温最高39℃)、咳脓痰而在外院就诊,当时诊断为“右下肺炎、右胸少量积液”,经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未再就医,但其后仍时有低热、食欲减退、乏力。查体:T37.2℃,R25次/min,P80次/min,BP120/70mmHg。慢性病容,HR82次/min,律齐。右侧胸壁肋间隙变窄,未及胸壁肿物;右中下肺野听诊呼吸音低,叩诊呈浊音;余无特殊。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胸部X线:右中下肺野、外带高密度影。胸部CT:右侧胸腔占位,增厚的脏、壁层胸膜(厚度均在1cm以上)间有低密度液性包裹区,且其外带弧度和胸壁吻合;右肺受挤压,部分实变。心电图正常。)() A.肺脓肿。 肺肿瘤。 肺不张、实变。 胸壁(膜)肿瘤。 畸胎瘤。 慢性脓胸。 最常见的子宫肌瘤变性是()。 囊性变。 恶性变。 红色变。 肉瘤变。 玻璃样变。 产妇,现产后4天,出现急性腹痛伴发热2天,腹部包块增大,曾诊断患"子宫肌瘤"。本例应考虑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子宫肌瘤红色样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由于肌瘤内小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引起血栓或溶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肌瘤迅速增大,切面呈暗红色,患者可有剧烈腹痛伴恶性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检查发现肌瘤迅速增大。产褥感染除了有发热、疼痛外,多有异常恶露,该病例中没有,故排除。恶性变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伴不规则阴道流血,应考虑有恶性变的可能。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最常见。子宫肌瘤玻璃样变继续发展,肌细胞坏死液化即可发生囊性变。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