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农学院617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邻地种形成。
【答案】邻地种形成是指初始种群的地理分布区相邻接,种群间的个体在边界区有某种程度的基因交流,但最终仍导致新种的产生。
2. 同地种形成。
【答案】同地种形成是指初始种群的地理分布区相重叠,没有地理上的隔离,这种情况下的新种的产生。
3. 死亡率。
【答案】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4. 遗传变异现象。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的现象。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同等重要。
5. 基因组学。
【答案】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科学。
6. 春材。
【答案】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细胞分裂快,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大,管壁薄,木纤维数目少,细胞排列疏松,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二、选择题
7. 反射弧中哪一个环节最易疲劳?( )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中间神经
D. 突触
【答案】D
【解析】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
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D 项,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与突触间隙。在反射活动中,突触部位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同时,突触部位也最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缺氧、
均可作用于中枢而改变其兴奋性,即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8. 多数生物学家相信最早的有机体是( )。
A. 异养型
B. 自养型
C. 真核生物
D. 上述各项都不是
【答案】A
【解析】最初出现的多分子体系都是异养型,都是以环境中其他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脂肪等为食物的。
9. 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的是( )。
A. 细胞壁
B. 质膜
C. 核糖体
D. 中心体
【答案】D
【解析】中心粒又称中心小体,是一类由微管构成的细胞器,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但种子植物和某些原生动物细胞中没有中心粒。中心粒埋藏在中心体之中。中心体又称微管组织中心,因为许多微管都是从这里呈放射状伸向细胞质中的。细胞分裂时纺锤体微丝(极微丝),是从中心体伸出的。
10.在遗传密码的64个密码子中,作为起始密码子的是( )。
A. (UAG )
B. (AUG )
C. (CCU )
D. (GCA )
E. (AGA )
【答案】B
11.狼和兔子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 )。
A. 趋同进化
B. 能量交流
麻醉剂等因素
C. 相互竞争
D. 相互选择
【答案】D
12.某蛋白质等电点为7.5, 在
A. 向负极移动
B. 向正极移动
C. 不运动
D. 同时向正极和负极移动
【答案】A
【解析】当介质的酸、碱度达到一定的值即该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就以中性电解质
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向的状态存在,既不向负极移动,也不向正极移动。缓冲液中进行自由界面电泳,其泳动方向为( )。
负极移动;大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13.种子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是( )。
A. 筛管和伴胞
B. 筛管和导管
C. 导管和管胞
D. 筛管和管胞
【答案】C
【解析】植物木质部组织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由导管和管胞分子组成。成熟时两种细胞都是死细胞,首尾相连成管道,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主要拉力。根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膜表面的受体和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矿质元素溶解在水里,进入植物随水分运输到各部分组织中。
14.细胞的主要能量通货是( )。
A.CTP
B.ATP
C. 维生素
D. 葡萄糖
【答案】B
1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积累需消耗能量
B.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