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答案】(1)按劳分配指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有:
①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对共同劳动的成果进行分配,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
②用于按劳分配的产品只是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或称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个人消费品,而不是全部社会产品。社会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依然归社会所有,社会还要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于社会和劳动者共同需要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才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③社会或集体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这里作为分配依据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在质上是被社会承认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在量上是社会平均劳动。
按要素分配是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是与按劳分配不同的一种分配力一式。它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而分配社会财富。即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者取得工资收入,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收入,资本所有者取得利息、红利收入,技术、专利、信息的所有者也得到相应的收入。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和要求。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非劳动要素的所有者进行投资、经营或技术入股等,给其带来相应的收入,这是按生产要素所有权进行分配。所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改革开放以来,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果。
2. 二元经济
【答案】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形成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还要加上人口数量压力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约束)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种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 另一种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促进二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 复杂劳动
【答案】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培训、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本身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是较高级的劳动,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高。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4. 国际价值
【答案】国际价值是指当商品超越国家的地域范围进入世界市场时,由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即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按世界范围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的。由于计量单位是国际平均劳动,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倍加的劳动,表现为高的货币工资水平。
从国际价值的形成过程来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①国际价值是在各国已形成国别价值的基础上,经过世界市场的交换,按照生产该种商品所花费的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再次均衡而形成的;
②国际价值是通过世界市场交换中形成的国际价格反映的。
5. 市场经济
【答案】市场经济是指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又驱使商品生产者不断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盈利,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市场或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又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具有盲目性,_是滞后性,三是具有浪费性。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市场竞争平等化,商品价格市场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市场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制化。
6. 企业改革中的“拨改贷”
【答案】“拨改贷”是指原来实行的列入国家预算由国家直接无偿拨款的基本建设投资,除无偿还能力的项目外,改为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现在的中国建设银行)贷款解决。实行“拨改贷”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家预算无偿拨款,缺乏经济效益,为加强建设单位的经济责任制,提高投资收益,国家推行了“拨改贷”。
企业改革中的“拨改贷”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补充资本金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解决,企业利润全部上缴财政。20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为了提
高国有资金使用效率,将原来的财政直接拨款方式改为通过银行转贷给企业使用的方式。“拨改贷”与一般贷款的区别在于:
(1)“拨改贷”资金的所有者是国家,一般贷款的所有者是银行或者存款者。
(2)“拨改贷”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纳入国家五年和年度基建计划,一般贷款项目没有此项要求。
(3)“拨改贷”资金在银行回收后上交中央或者地方财政,一般贷款由银行自行回收。
(4)中国建设银行是办理“拨改贷”资金的专门银行,在“拨改贷”资金的发放和回收过程中处于“受托人”的身份; 而提供一般贷款的银行可以是依法成立的各种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在提供一般贷款活动中的身份是“债权人”。
7. 风险投资
【答案】风险投资是指风险资本的运营,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特点是:
(1)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
(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3)在投资的同时也往往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
(4)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投资成功并获高收益后回收资本,再转向其他风险投资项目。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并且不会持续留存在某一企业。风险投资有助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够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且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就业,有利于经济发展。
8. 生产成本
【答案】生产成本是指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资本所有者用资本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时候,生产要素的耗费就体现为资本的耗费,它包括的是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形态的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二、简答题
9. 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划分的区别。
【答案】(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