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心脏影像诊断学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女,40岁,既往有关节疼痛病史,因劳累近2周自感胸闷、心慌和气短,伴头晕、头痛,心脏听诊心率110次/min,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开瓣音,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

A . 心电图
B . 胸部X线片
C . 超声心动图
D . 心脏磁共振成像
E . 颅脑CT

案例摘要:患者,男性,25岁。5年来上腹痛,服药后短时间即缓解。近来因天气转冷,工作劳累又发。上腹灼痛,反酸,疼痛多出现在早上10点、下午4点左右,有时夜间痛醒,进食后缓解。X线钡餐检查:十二指肠溃疡。H2受体阻滞剂曾经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发明,但随着开发应用了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地位才有所下降。然而,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用后可减少() A.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夜间酸突破现象。 医药费用。 属于D-青霉胺的不良反应的是()。 骨髓抑制。 变态反应。 维生素B缺乏症。 皮肤损害。 蛋白尿。 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适应证不包括() 急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乏氏窦瘤破裂。 主动脉夹层。 脑血管意外。 高危或极高危肺栓塞。 女性患者,28岁,感冒发热后1周出现肢体麻木,行走无力,3日后出现视物模糊、肢体无力加重就诊。查体:神志清,言语流利,左眼内收欠充分,双眼向右水平眼震,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病理征阳性,右半身痛觉略减退。优先考虑的诊断是() A.脑胶质瘤。 重症肌无力。 多发性硬化。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弥漫性硬化。 患者男,38岁,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发热、咳嗽5天,气促1天”来诊,查体:体温39℃,呼吸50次/分,烦躁,口唇发绀,心音有力,心率140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未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示pH7.3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41mmHg,吸氧浓度(FiO)50%。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渗出病变,心影不大。此时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不宜选择的模式是()。 A.压力控制通气(PC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 双相气道正压(BIPAP)。 压力支持通气(PSV)。 患者女,40岁,既往有关节疼痛病史,因劳累近2周自感胸闷、心慌和气短,伴头晕、头痛,心脏听诊心率110次/min,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开瓣音,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