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中,错误的是() A.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区。 B.小脑前叶两侧部。 C.大脑皮质运动区。 D.尾状核。 E.壳核。
交互抑制也称为() A.去极化抑制。 B.回返性抑制。 C.树突-树突型抑制。 D.传入侧支性抑制。 E.突触前抑制。
男性,46岁,农民,反复多关节肿痛伴晨僵6年,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中药和芬必得等消炎止痛药治疗,仍逐渐出现双手掌指关节半脱位和尺侧偏斜,近1年关节疼痛加重,尤右膝关节明显,行走困难并出现反复上腹疼痛,空腹及夜间明显,6个月前曾呕吐过咖啡样物。查体:上腹部轻压痛,右手第3及左手第2、3近指关节肿,右膝关节肿胀.屈曲畸形。X线示右膝关节多处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消失,化验大便潜血(+)。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对刺激的性质分辨能力强。 B.对电刺激敏感。 C.对牵拉刺激不敏感。 D.定位不精确。 E.必有牵涉痛。
患者,女性,61岁,退休教师,11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左侧股前针刺样疼痛,为阵发性,疼痛程度剧烈,影响睡眠,7天后出现红斑带状水疱,簇集成团,泡液清亮,疼痛程度加重。查体:左股前可见带状簇集成团的皮疹,泡液清亮,散在破溃、结痂,局部皮肤痛觉过敏。请回答下列问题:该患者诊断为什么病?应如何处理?
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