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 )。

A. 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 进程刚完成I/O,进入就绪队列

C. 进程长期处于就绪队列

D. 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态

【答案】A

【解析】进程时间片用完可以降低其优先级,完成I/O的进程应该提升其优先级,处于就绪队列等待调度的进程一般不会改变其优先级。进行这样的操作主要是为了改善交互式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均衡各个作业的公平性。采用时间片轮转技术主要为改善交互式用户的感受,使其觉得

,时间片用完后降低其是独享计算机(时间片轮转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繁忙型的进程独占计算机)

优先级是为了改善新进程的响应时间(新进程优先级较高,老进程降低优先级可以保证新进程具

,对于刚进入就绪队列的新进程,往往在创建时已经根据其特点和要求确定好优先级,有优先权)

不会随意改变。而对于从阻塞状态唤醒的进程,由于阻塞带来了较长时间的等待,一般会根据阻塞队列的不同适当地提高优先级,以改善用户响应时间。

2.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 )。

【答案】B

【解析】平衡二叉树是指左右子树高度差(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二叉树。A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2; B 项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 C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

是-2; D 项中根结点的平衡因子是3。

3. 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特点是( )。

A. 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

B. 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

C. 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

D. 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

【答案】D

【解析】在同样的半导体工艺条件下,硬布线(组合逻辑)控制器的速度比微程序控制器的速度快。这是因为硬布线控制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逻辑电路的延迟,而微程序控制器增加了一级控制存储器,执行的每条微指令都要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取,影响了速度。由于硬布线控制器一旦设计完成就很难改变,所以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因此,硬布线控制器的特点是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

4 对同一待排序列分别进行折半插入排序和直接插入排序, 两者之间可能的不同之处是( )。.

A. 排序的总趟数

B. 元素的移动次数

C. 使用辅助空间的数量

D. 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答案】D 。

【解析】折半插入排序所需附加存储空间和直接插入排序相同,从时间上比较,折半插入排序仅减少了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

而记录的移动次数不变。折半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仍为

,所以两者之间的不同只可能是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5. 为了使设备相对独立,磁盘控制器的功能全部转到设备中,主机与设备间采用 ( )接口。

A.SCSI

B. 专用

C.ESDI

【答案】A

6. 总线共享cache 结构的缺点是( )。

A. 结构简单

B. 通信速度高

C. 可扩展性较差

D. 数据传输并行度高

【答案】C

7. 下列关于UD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提供无连接服务

Ⅱ提供复用/分用服务

Ⅲ通过差错校验,保障可靠数据传输

A. 仅Ⅰ

B. 仅Ⅰ、Ⅱ

C. 仅Ⅱ、Ⅲ

D. Ⅰ、Ⅱ、Ⅲ

【答案】B

【解析】UDP 无连接创建,提供多路复用服务。虽然有差错检验,但是不能保证可靠数据传输,所以III 错误。

8. 为提高散列(Hash )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

增大装填(载)因子

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

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

A.

B.

C.

D. 仅

【答案】D

【解析】散列表的查找效率(比较次数)取决于: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散列表的装填因子标志着散列表的装满程度,通常情况下,越小,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越大,表示已填入的记录越多,再填入记录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选项错误,越是增大装填因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查找效率也越低。选项正确。选项正确。采用合适的处理冲突的方法避免产生聚集现象,也将提高查找效率。

现象,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时易引起聚集现象。

9. 中央处理器是指( )。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控制器、cache

D. 运算器、控制器、主存

【答案】C

如,用拉链法解决冲突时不存在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