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835新闻采访与写作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广播

【答案】广播是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广播电台最早是娱乐工具。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 实验电台广播了一条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向匹兹堡的KDKA 电台颁发营业执照,根据美国商务部记载,这是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11月2日晚上8点,KDKA 电台开始播音,KDKA 电台的播音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掀开了世界新闻事业新的一页。1940年12月30日,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 发射功率约300瓦,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2.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答案】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不同的报纸; 阶级性有强弱之分,有鲜明与不鲜明之分。新闻事业的阶级性表现在选择事实、编写新闻、安排版面、写作新闻等方面。

3. 第三人效果

【答案】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其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感受有关,假设“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较大的效果。”另一个部分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这些行动就组成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不是很直接的效果。

4. 新闻学

【答案】新闻学是指研究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新闻学以新闻和它的载体—由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所组成的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