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36中外美术史[专业学位]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捣练图》
【答案】《捣练图》是唐代名画,作者是唐代画家张首,现所见为宋摹本。《捣练图》卷是一隔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的贵族妇女大都曲眉丰颊、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褥华丽,故被称为“绮罗人物”。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2. 决澜社
【答案】“决澜社”是西洋画团体,1931年9月由庞薰某、倪贻德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组织过多次展览,1935年自行解散。决斓社是中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和纲领的学术性社团,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起步具有开创意义。
3. 石涛
【答案】石涛是清初“四僧”之一,其山水画多写对自然观察体验之所得,极富创造性。作品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横潇洒,意境生气勃勃。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提出了著名的“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画坛,起到振聋发馈的启示作用。
4. 元四家
【答案】“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分别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是江浙一代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动乱之际,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及近况不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他们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如倪瓒“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5. 仰韶文化
【答案】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绳池
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仰韶文化分布范围广阔,延续时间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支主干,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最能代表仰韶文化的工艺水平的是制陶业,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6. 颜真卿
【答案】颜真卿,字清臣,人称颜鲁公,是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行书遒劲郁勃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楷书代表作品有《东方画赞碑》、《中兴颂》和《颜家庙碑》等。真书墨迹有《自书告身》,其行草书《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抑扬顿挫,上下气脉连属,信笔书来。通篇气势完足,皆无妩媚之态。
7. 岩画
【答案】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一一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东到黄海之滨,西至昆仑山口,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西南边睡都有分布。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8. 青铜礼器
【答案】西周奴隶主,制定出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称“彝器”。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斝、簋等容器。
二、简答题
9. 简述宋代绘画有什么特征?
【答案】宋代绘画是指在中国宋代期间的绘画作品。在宋代,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了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
(1)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与更多的群众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一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商品化性质,使世俗美术有了很大发展。
(2)宫廷绘画兴盛。宋代多数帝王都很重视画院建设,导致了宫廷绘画的兴盛。画院画家与社会保持一定联系,但又受皇帝的制约,使得宫廷绘画带有明显的贵族美术的特色,既精密不苟,
又在某些作品中有萎靡柔媚的趣味。
(3)文人画形成巨大的艺术潮流。宋代文人士大夫把绘画视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部分。绘画多寄兴抒情,题材偏重墨竹、墨梅、山水竹石及花卉,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艺术上趋于平淡素雅,力倡天真清新的风格。
(4)在绘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绘画理论著述也大量问世。画史、画论、绘画赏鉴及收藏著录等著作大量流传,如《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史》、《林泉高致》等,成为今口研究古代绘画的重要文献依据。
(5)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宋代绘画题材内容广泛,绘画分科变细,总的趋势是向专门化发展。
10.唐代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人物画有突出成绩的时期。列举一位代表性的画家并简述其作品的风格特征。
【答案】(1)代表性的画家
周昉,字景玄,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之一,在宗教画方面亦形成独特风格。
(2)其作品的风格特征
①他画的形象“衣裳精简。色彩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所画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他又是著名的肖像画家。赵夫人评鉴韩干和周昉为郭子仪女婿赵纵的画像之后认为:画皆好,但前者空的赵郎状貌,只有后者能“兼程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周昉绘画作品中体现出对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
②周昉也是一名宗教画家,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样”。周昉的绘画题材主要是表现贵族阶层的生活。如《明皇骑从图》、《杨妃出浴图》、《官骑图》、《游春仕女图》等。
③周昉的代表作《挥扇仕女图》现存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宫中殡妃生活的哀怨,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此画由一株梧桐明不了秋节已至、而殡妃与官人则手执纵扇倦容满面,以官怨为题,立意十分明确。全图以表情之物为衬托,人物安排在秋日凄清、哀惋的气氛中。情景交融达到完美的境地。画中妇女形象正体现出周昉所创浓丽丰肥的式样。
④《挥扇处女图》中的人物面部特征,低处的眉梢、灰暗的双唇,使面部显现出愁苦哀伤的表情。人物绘画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呈现着庄重、宁静的特征,极少能够表现出人们较大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
11.明式家具的艺术特色。
【答案】明代家具在继承宋、元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制造技术更加娴熟精湛,形体结构愈加科学合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则标准,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被誉为“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明式家具多用紫檀木、黄花梨木、鸡翅木、楠木等硬木材料。制造的家具,以其坚硬细密的质地、典雅稳重的色调、变幻莫测的天然纹理、简洁优美的艺术造型,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作品内涵与外在美的协调统一,是明代家具的主流。明式家具艺术特色可概括为:简、厚、精、雅。表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