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 6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 11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 16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 20

一、名词解释

1.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答案】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所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因此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各种自动稳定器作用有限。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经济方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也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政策时滞。从认识到总需求的变化到各种乘数发挥作用,都需要时间; ②挤出效应问题; ③政治阻力; ④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一方面乘数大小难以确定; 另一方面政府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日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而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2. 实际汇率

【答案】汇率有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之分。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它是指1单位外币能够交换的本币数量,或1单位本币能够交换的外币数量。实际汇率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同一货币衡量的本国与外国物价之比,它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持有外币只是为了购买外国产品,本币与外币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各自的购买力,即取决于物价水平的倒数,由此可得实际汇率的表达式为:

其中,e 表示实际汇率; P 和P t 分别为国内与国外的价格水平; E 为名义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可见,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应等于1。根据这一定义式,实际汇率低,本国产品就相对便宜,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增加本国净出口;反之,本国产品就相对昂贵。

3. 引致需求

【答案】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众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收入。同时,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而消费可以近似表示为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用公式表示为c=α+βy 。其中,。为消费者为满足基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 而引致消费指的是收入引致的消费,是边际消费倾向刀和收入Y 的乘积。

4. 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

【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 △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一资本广化 当时,△k=0,此时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因此,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

二、简答题

5. 作图并证明:

(1)画出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A 位于IS 曲线的左下方LM 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

(2)说明A 点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所处的状况;

(3)经济变动的趋势以及调节机制。

【答案】(1)A 点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所处的状况如图所示。图A 点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所处的状况

(2)如图所示,A 点表示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处于这样一种非均衡的经济状态: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小于产品的需求,即存在超额的产品需求; 在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存在超额的货币供给。

(3)任何失衡情况的出现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趋向均衡。一方面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收入会上升,收入水平向右移动; 另一方面有超额货币供给,从而利率水平向下移动。这两方面调整的共同结果是引起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向右下方移动,这种调整直到达到均衡点E 点才会停止。

6. 什么是GDP 折算指数? 什么是消费者物价指数? 这一者有何差别?

【答案】(1)GDP 折算指数是名义GDP 与实际GDP 的比率。名义GDP 是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产出。实际GDP 是选取某一年的价格为基年价格,按照基年价格计算的产出。

(2)消费者物价指数即CPI ,它测量的是典型城市家庭的生活成本。在某个基期选择一篮子城市家庭主要消费的物品和劳务,调整这一篮子产品的数量使其按基期的价格计算,其价值刚好

为100。之后按各年不同的产品价格计算这同一篮子产品的成本,即可得到各年的CPI 。

(3)GDP 折算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常用指标,但实际上两者在计算的幅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两者所选择的作为计算基础的一篮子商品的种类各不相同。GDP 统计中并不包含进口产品,因而,GDP 折算指数也就没有计算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反,CPI 中却包含进口商品的价格。这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时,以GDP 折算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就会

,而CPI 只计低于以CPI 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另外,GDP 统计所有当年生产的商品,是“普查”

,统计基数不同,结果也会略有差异。 算固定一篮子商品,是“抽查”

三、计算题

7. 如果某人一定时期挣得的收入(Y )为1000元,每往返一次银行提款得成本(F )为2元,银行利率(i )是10%。

(1)利用货币交易需求模型,计算该时期得最佳平均货币持有量和往返银行几次?

,并且货币投机性需(2)如果把上面得最佳平均货币持有量作为代表性货币交易需求(L 1)

求为,计算货币总需求量(M d )。并计算收入为2000元,货币供给(M s )为300元时,

,往返银行次。那么某人货币投机性需求量。 【答案】(1)设某人每次银行提款为X 元,则他平均货币持有量为

总成本最小化为如下数学规划:

最小化的一阶条件为:

即每次最佳提款额为:

把相关数“代入式②,可以得到:

最佳平均货币持有和往返银行次数分别为:(2)货币投机性需求为L 2=200-500×10%=150(元)。

根据货币需求的定义,可以得到:

当收入为2000元时,交易性货币需求为:

货币市场均衡时,可以得到:

把相关数据代入式③,可以得到:

③ 。 ,。 ② 。 。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