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杨龙友是清代传奇中《________》的人物形象
【答案】桃花扇
【解析】《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这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从建立到亡国的短暂历史过程,描绘出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作品着重塑造了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下层人物的形象,满腔热忱地赞扬他们心系国家安危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
2. 清初拟话本小说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_______》和《十二楼》。
【答案】无声戏
【解析】《无声戏》《十二楼》是李渔自兰溪移家杭州后数年间作成并刊行的作品,其中《无声戏》分内外两集,共18篇。
3. “风、雅、颂”由音乐而得名,风就是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音乐曲调,“雅”主要是,“颂”主要是_______。
【答案】朝廷正乐; 宗庙祭祀之乐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
4. 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_______为之作序。
【答案】欧阳炯
【解析】《花间集》为后蜀赵崇作编写于后蜀广政三年,欧阳炯为之作序,谓花间词为“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5. 批评“儒以《诗》《礼》发冢”的思想家是_______。
【答案】庄子
【解析】《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家。大儒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6. 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_______。
【答案】诸子散文
【解析】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柯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7. 《焚书》作者是_______。
【答案】李赞
【解析】《焚书》是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费所著的哲学性、文学性著作。李费于万历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6卷。
8. _______最早见于南朝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卷一,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答案】《孔雀东南飞》
【解析】《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后来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全诗353句,1765字,是乐府诗歌中最长的叙事诗。
二、名词解释
9. 方回
【答案】方回是元代诗人,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著有《桐江集》《桐江续集》《瀛奎律髓》等。其诗专主江西,为“江西诗派”之殿军。所著《瀛奎律髓》,选唐宋以来律诗加以评论,“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宗唐者多加以非笑,而学律诗者多以其书有路可寻,故传刻甚多。
10.庄骚
【答案】庄骚是《庄子》和《楚辞》的合称,语出唐代韩愈《进学解》:“下逮庄骚,太史所录”。作为浪漫主义作品,《庄子》《离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与此同时,它们都从神话、传说、民歌、祭词、咒语以及仪式、风俗的吸收养料,因此而并称为“庄骚”。
11.王孟韦柳
【答案】“王孟韦柳”是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和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这四人的遭遇、诗风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都有较高的独特成就,并且在艺术风格上有某种相同或相近之处。干维是朝廷清贵,晚年山居消闲,诗的题材较广,有清新典雅、意境优美等多种风格; 孟浩然是济世之心不遂,退而隐遁,集中地写山水田园诗,其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韦应物做地力一官吏,比较关心民生,既有涉及社会方面的诗,也有写闲适境界的诗; 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集团失败,长
期被贬滴,其诗主要抒发愤激不平之情,也有一部分山水诗。
12.元杂剧
【答案】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己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由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13.尚书
【答案】《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
三、简答题
14.《水浒传》产生于什么时代? 作者是谁? 简要谈谈你对其中主要人物宋江形象的看法。
【答案】(1)《水浒传》的产生时代及作者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大多数学者认同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
(2)对宋江形象的看法
宋江这一人物在《水浒传》中举足轻重,他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自《水浒传》问世以来,人们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其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其人物的复杂性。
①通过宋江的形象可以看到绿林人格崇拜。宋江是梁山好汉的头领,他以义的言行赢得众好汉的信服,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等义举。
②宋江身上体现了墨家思想及绿林奉行的以贤为能,纪律严明这一原则。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由于朝廷不明,纵容奸臣当道,他们只有以暴力对抗天子,努力营造天下人皆相爱的乌托邦世界。
③宋江是一个唱着招安挽歌的悲剧人物。他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却未能看到问题的实质,只是痛恨直接压迫他们的人,却依然依赖着使他们遭到最终灭亡的至高无上的皇权,从而最终导致梁山义军魂丧蓼儿洼的悲惨结局。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对其中众多英雄人物的细致刻画和塑造,将这部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提升了一个高度,使其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