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1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理解“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的含义? 怎样才能使新闻评论的结构有变化、有波澜?

【答案】(1)“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比画家不大喜欢画比较单调的平原一样,高山、大海则不一样,有高低、有起伏、有层次、有激荡,气象万千,变幻无常,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涉足的地方。就文章而言,要犹如山川、波澜起伏、变化有致,而不是四平八稳,平铺直叙。

新闻评论,就其内容而言,具有结构波澜起伏的内在条件。因为任何一篇评论,无非是提倡一种东西,反对一种东西,如果没有对立面,没有反面意见,就无辩论的必要。古往今来一些好的论辩性文章,无不在文气(即结构)上表现其各自不一的特色:或清朗,或奔泻,或遒劲,或跌宕,或奇峰突起,或拂草萦波,或如江河之水滔滔滚滚,或如海洋之水波澜壮阔,决不平淡无奇,一览无余。

(2)新闻评论结构有变化、有波澜的方法

①深刻认识事物,提倡什么、促进什么、反对什么、鞭挞什么,要有独到见解。拥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见解的文章在结构上才能波澜起伏、变化有致。

②内容第一的前提下,讲究表现形式。就文章结构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

a. 要讲起、承、转、合,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应该体现某种逻辑关系;

b. 应善于运用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段,充分调动受众阅读的积极性;

c. 根据内容和语气的需要,应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 什么叫谋篇? 什么叫结构?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谋篇的含义

谋篇,即布局,或指搭架子、列提纲,这是在解决选题、立意和论证之后将思想成果见诸书面的阶段。

(2)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是指文章各个部分之问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①结构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评论文章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为受众所接受。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