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HTTP 协议定义的是( )之间的通信。

A. 邮件服务器

B. 邮件客户和邮件服务器

C.Web 客户和Web 服务器

D.Web 服务器

【答案】C

【解析】HTTP 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工作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了计算机能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能够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首先显示的内容等。即该协议定义的是Web 客户端和Web 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即CSMA ( )。

A. 只用于总线拓扑结构

B. 只用于环形拓扑结构

C. 只用于星形拓扑结构

D. 既能用于环形也能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

【答案】A

【解析】CSMA 协议是从ALOHA 协议改进而来的,而CSMA/CD协议又是在CSMA 协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这三种协议都只用于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或物理结构为星形网但逻辑结构仍

CSMA/CA协议虽然也是从CSMA 协议改进而来,为总线形的局域网)。但它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

用于环形拓扑局域网的是令牌传递协议。

3. 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 端,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 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

A.500

B.700

C.800

D.1000

【答案】D

【解析】确认序号是期望下次收到的数据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为200+300+500=1000。TCP 中可以采用延时确认的方式,即接收方在成功接收一个数据时,并不是立即发送确认信息,它会等200ms 左右,以期望接收到更多的数据,然后发送一个确认信息以确认这段时间内正确接收到的数据。

4. 下面给出一个URL 地址:http ://www.csai.cn/docs/index.html, 对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http 表示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

B.www.csai.cn 标识了要访问的主机名

C.www.csai.cn/docs标识了要访问的主机名

D. 整个地址定位了要访问的特定网页的位置

【答案】C

【解析】每个URL±也址由两部分组成,即内容标识符(Identifier )和位置(Location )。例如下面的地址,http ://www.csai.cn/docs/index.html, 其中http 告诉IE 使用http 协议而不是别的协议,诸如FTP , Gopher , News 来创建当前页。其中www.csai.cn/docs/index.html标识特定的网页的位置,这部分又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www.csai.cn 为域名或称为主机名:/docs/index.html为特定Web 资源名,即主机下的Web 文件。

5. 与数据报服务相比,虚电路服务( )。

A. 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

B. 在传输数据前,收/发端需建立电路连接

C. 传输效率高

D.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答案】A

【解析】由于虚电路中所有分组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节点,所以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A 项正确。虚电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收/发端无需建立电路连接,B 项错。由于虚电路在建立连接时要增加额外开销,所以虚电路的传输效率未必比数据报高,C 项错。虚电路仅在建立连接时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后继分组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到达目的主机,而无需进行路由选择,因此,后继分组无须有完整的目的地址,D 项错。

6. 下列哪种交换的实时性最好?( )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数据报交换

D. 虚电路交换

【答案】A

【解析】计算机通信子网的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存储转发

方式又可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可分为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

,(1)在电路交换方式中,虽然在数据传输之间需要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这需要一定的延迟)

但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后续所有的数据都将沿着建立的物理连接按序传送,传输可靠且时延很小。

(2)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中,报文或分组都要经过中间结点的若干次存储转发才能到达目的结点,这将增加传输延迟。

因此,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相比,电路交换具有较小的传输延迟,实时性较好,适用于高速大量数据传输。

7. 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最大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方式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

A. 报文头

B. 报文尾

C. 路由

D. 分组编号

【答案】D

【解析】报文交换方式的要求:在发送数据时,不管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分组交换的方式则不同,它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发送节点将一个长报文分割成多个具有相同报文号和不同分组编号的分组,然后各分组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当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组全部到达目的节点时,将按分组编号重组以恢复原来的报文。

8. 在下面的TCP/IP协议命令中,( )可以被用来远程登陆到任何类型的主机。

A.FTP

B.TELNET

C.RLOGIN

D.TFTP

【答案】B

【解析】TELNET 是TCP/IP网络(例如Internet )的登录和仿真程序。它最初是由ARPANET 开发的,但是现在主要用于Internet 会话。它的基本功能是允许用户登录进入远程主机系统。最初它只是让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连接从而成为远程主机的一个终端。在较新的版本中可以本地执行更多的处理,提供更好的响应,并且减少了通过链路发送到远程主机的信息数量。

9. 在HDLC 协议中,( )的功能是轮询和选择。

A.I 帧

B.S 帧

C.U 帧

D.A 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