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病(医学高级)题库>感染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孩,4岁,1998年8月因发热2天,头痛呕吐4次,呈喷射状,伴腹泻每天2次,略稀,膝反射略弱。住院第3天,患儿呼吸困难,唇周青紫,两肺细湿啰音多,血pH7.20,PaO6kPa,PaCO9kPa,BE-3mmol/L。下列治疗措施哪项欠妥当()。

A . A.加强护理,翻身拍背
B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引呼吸道分泌物
C . 吸氧,并注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D . 气管插管,机械呼吸,以纠正缺氧及呼吸性酸中毒
E . 测血清钾、钠、氯,保持其平衡

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表现。 B.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 C.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由于人们易受现象的迷惑,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哲学思考是()⑴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⑵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⑶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⑷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⑸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A.⑵⑸。 B.⑴⑶⑷。 C.⑵⑶⑸。 D.⑵⑷。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1)(3)(4)。 B.(1)(3)。 C.(3)(4)。 D.(1)(2)(3)(4)。 语言是一种味道,人们依靠它传情达意;语言更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身影。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 B.运动就是时时有发展。 C.实践总要上升为理性认识。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表明()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 女孩,4岁,1998年8月因发热2天,头痛呕吐4次,呈喷射状,伴腹泻每天2次,略稀,膝反射略弱。住院第3天,患儿呼吸困难,唇周青紫,两肺细湿啰音多,血pH7.20,PaO6kPa,PaCO9kPa,BE-3mmol/L。下列治疗措施哪项欠妥当()。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