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贵州住院医师急诊科题库>神经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0岁,双侧眼睑下垂1年,加重伴四肢无力1个月入院,早晨起床症状轻,下午症状加重。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眼睑下垂,双侧眼球活动自如,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四肢病理征阳性。肌电图3Hz或5Hz重复电刺激出现衰减反应,胸部CT为胸腺瘤。提问: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 A.周期性瘫痪
B . Guillain-Barr6综合征
C . Lambert-Eaton综合征
D . 肉毒杆菌中毒
E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
F . 多发性肌炎
G . 肌营养不良
H . 糖原代谢性肌肉病
I . 重症肌无力

确认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一般认为扁桃体低于枕大孔() 10mm。 7.5mm。 6.0mm。 5.0mm。 4.0mm。 男性,33岁,咳嗽、发热1周,体温38.5℃,皮肤有大块瘀斑,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3×109/L,中性0.32,淋巴0.64,未见幼稚细胞,血小板3.2×109/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2秒),3P试验弱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肺炎并发DI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维生素K缺乏症。 病人,70岁,以远事记忆受损,智能减退,难以胜任简单家务劳动,不能正确回答自己亲人的名字与年龄,但尚能记住自己的名字,饮食不知饥饱、外出找不到家门、举止幼稚、不知羞耻等为主要表现该病人进入到晚期应有哪种症状()。 A.丧失生活能力,需人照顾。 幻觉。 妄想。 情感淡漠。 注意力不集中。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机制是() 抑制凝血酶生成。 抑制环氧化酶。 拮抗血小板Ⅱb/Ⅲa受体。 减少PGI2生成。 抑制血小板的生成。 布氏杆菌病人主要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进入。 经呼吸道进入。 经过血液传播。 以上均是。 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接触进入人体。 患者男性40岁,双侧眼睑下垂1年,加重伴四肢无力1个月入院,早晨起床症状轻,下午症状加重。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眼睑下垂,双侧眼球活动自如,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四肢病理征阳性。肌电图3Hz或5Hz重复电刺激出现衰减反应,胸部CT为胸腺瘤。提问: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