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710生物综合之细胞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系统通讯活动及协助细胞的活动。信号转导可以实现细胞间通讯,是协调多细胞生物细胞间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组织发生与形态建成所必需的关键过程。
2.
次级溶酶体
【答案】
次级溶酶体
化作用。
3.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类囊体,是叶绿体内部由单位膜封闭形成的扁平小囊,由内
合酶,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主要场所。膜发展而来,
膜上含有光合电子传递链和
4.
选择性门控转运
【答案】
选择性门控转运是指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的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
5.
鬼笔环肽
【答案】
鬼笔环肽是由鬼笔鹅膏真菌产生的一种环肽,对微丝表面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但不与肌动蛋白单体结合,对微丝的解聚有抑制作用,使微丝保持稳定状态。
6.
整合膜蛋白
【答案】
整合膜蛋白又称膜内在蛋白,是指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的一种蛋白。它与膜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是指当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融合后形成的溶酶体,它可能含有多种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和病原体等,形态结构不规则,它具有消
7. 钙调蛋白
【答案】钙调蛋白(CaM
)是一种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
个结构域可结合一个
活化态的
反应。
8. 核糖体VS 核小体
【答案】(1)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
由
的蛋白质构成,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没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其功能是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高效精确地合成蛋白质多肽
链。核糖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 )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 )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2)核小体
核小体是由DNA 缠绕组蛋白构成的一级染色质结构,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两分子的
分子的组蛋白
其中和两分子的以及一
稳定核小体,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 相连。应答蛋白,含有4个结构域,每
与CaM 结合形成
浓度控制的可逆CaM 本身无活性,它活化靶酶过程可分为两步
:复合体;与靶酶结合将其活化。CaM
活化靶酶是一个受
二、选择题
9. 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调控直接相关的信号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通过细胞质基质扩散,
结合并打开内质网膜上敏感的钙通道,引起钙离子顺电化学梯度从钙库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通过钙调蛋白引起细胞反应。
10.有关端粒或端粒酶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B.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性质
C. 在生殖系细胞、干细胞和体细胞内都发现有端粒酶活性
D. 肿瘤细胞具有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能力
【答案】C
【解析】在生殖系细胞和部分干细胞里发现有端粒酶活性,而在所有体细胞里则尚未现有端粒酶的活性。肿瘤细胞具有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能力,使癌细胞得以无限的增殖。
11.下列蛋白质中,(
A. 血影蛋白
)。
)。A. 端粒起到计时器的作用,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重复序列就缩短一些)是跨膜蛋白。
B. 带4.1蛋白
C. 锚定蛋白
D. 血型糖蛋白
【答案】D
【解析】锚定蛋白是一种比较大的细胞内连接蛋白,带3蛋白与血型糖蛋白一样都是红细胞的膜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因此,它是多次跨膜蛋白。
12.表皮生长因子(EGF )的穿膜信号转导是通过(
A. 活化酪氨酸激酶
B. 活化酪氨酸磷酸酶
C.cAMP 调节途径
D.cGMP 调节途径
【答案】A
【解析】EGF 的受体分子是酪氨酸激酶受体,EGF 可以活化酿氨酸激酶受体,使其获得激酶活性,从而传导信号。
13.下列有关钙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一种跨膜蛋白,
与
)。)实现的。泵的亚基有高度同源性
B. 细胞内钙调蛋A 与之结合调节钙泵的活性
C. 钙泵每消耗1分子ATP , 转运2个Ca
D. 钙泵仅存在于细胞膜上,转运钙的方向是将其泵出细胞外
【答案】D
【解析】钙泵不仅存在于细胞膜上. 还存在于内质网上,
它可将
14.
下列有关
B.
结合到
C.
构型
【答案】D
【解析】核小体的结构的形成对染色质活化始终也可产生积极作用,如基因的不同调控元件盘绕在核小体同一位置,使两者的距离缩短,从而有利于转录。
15.细胞周期中不经历解聚和重建的是(
A. 收缩环
B. 纺锤体
C. 核纤层
泵入内质网储存。)。局部结构和核小体对染色质活化的影响,不确切的说法是( 上的基因调控蛋白可在相当远的距离产生作用
变成
构型
会导致核心组蛋白八聚体与的亲和力降低A. 染色质包括核小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构D. 核小体的结构的形成对染色质活化始终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