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862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气体空间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系统称为真空系统。一般真空压力区域划分为:为_____真空,

真空

称为_____真空,以上称为_____真空。

称为_____真空,

称为_____

【答案】粗 低 高 超高 极高

2. 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乙醇的黏度, _____, _____, _____。 所需主要伩器设备是((ii )(iii ):i )

【答案】毛细管黏度计 恒温系统 秒表

3. 当反应体系的总压一定时,加入惰性气体有利于气体物质的量_____的反应。

【答案】减少

【解析】总压一定,加入惰性气体,使得参与反应的物质分压降低,使得气体总量减少。

4. 在298K 时,己知电池

的标准电动势

,设活度因士均等于1,则

【答案】

【解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负极,氧化

正极,还原

净反应

所以电池的电动势为

所以有

重新设计电池,使电池反应是电池反应为

5.

时的电动势

=_____。

第 2 页,共 48 页

的溶度积常数=_____

..

的解离反应,设计的电池为

【答案】0.0535V

【解析】

6. 比表面自由能和界而张力的_____相同;_____不同。

【答案】数值,单位

【解析】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界面张力单位为担两者数值是相等的。

7. 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分子在边长为a 的立方容器中运动,

其平动能为

能量为

【答案】6 【解析】

8. 有理想气体反应达化学平衡

【答案】向右,不

【解析】恒温恒压下加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了反应体系的压力,因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恒温恒容下加入惰性气体,不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力,所以平衡不移动。

在恒温下维持系统总压不变,向系统中可知,独立的量子态有6

的平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加入惰 性气体,平衡_____移动;若将气体置于钢筒内,加人惰性气体后平衡_____移动。

二、问答题

9. 绝热可逆膨胀与节流膨胀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低温,试分析两者的差别。

【答案】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经绝热可逆膨胀都会降温,因为

对两者都

成立;而在节流膨胀中,对理想气体,上式分子为零,无温度变化,而实

的区域中有降温现象,在其

际气体在节流膨胀中,上式的分子不一定大于零,在它区域,可能还有升温现象。

10.理想气体从绝热膨胀至时,零则

以上两

绝热膨胀时若外压为零则W=0,若外压不为

不相等与U 为状态函数的性质是否矛盾?

【答案】不矛盾。状态函数特征为:始末状态相同时,状态函数的该变量必定相等,与途径无关。而本题中,从同一始态出发进行绝热膨胀,若外压不同则终态是不可能相同的。因此AU 亦不会相同。外压不为零时,体统温度下降,而外压相同时,系统温度不变。

第 3 页,共 48 页

11.将等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制得溶胶。

(1)试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式; (2)当在该溶胶中分别加入电解质如何?

【答案】(1)因(2)对

溶液过量,故该

溶胶为负溶胶。胶团结构式:

时,电解质的聚沉能力的排列顺序应

负溶胶,电解质中起聚沉作用的离子应为正离子。正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

愈大,故该条件下电解质聚沉能力的排序为:

12.现欲在实验室测定35°C 下苯的黏度:

(1)需要准备什么仪器与试剂?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2)简述测定过程。 (3)写出算式。

【答案】(1)恒温槽恒温;乌氏黏度计一一测黏度;秒表一一测时间;蒸馏水一一参照液体(黏度、密度与温度 关系己经有精确的测定值)。

(2)首先恒温槽调到35°C , 将加了水的黏度计在恒温槽中恒温15〜20min ,然后测定一定体积水通过黏度 计毛细管所需时间,重复三次(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s ), 求得三次测定的平均值;然后倒去水,干燥乌氏 黏度计,倒入少许苯洗净毛细管,再倒入苯样品,如水一样恒温、测定一定体积苯流过毛细管所需时间三次, 求平均值。

(3)苯的黏度的计算公式

13.在乙酸乙酯皂化实验中,用什么物理方法来确定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简述选用这种方法的依据。

【答案】用电导法;测定不同反应时刻系统的电导率,然后换算成

浓度。电解质浓度很稀

时,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 14.恒温槽是实验中常用设备,如何衡量一个恒温设备的恒温效果(要求写出式子并加以说明)?若要求 你安装一台恒温效果好的恒温槽,那么,在安装时你要从哪些方面考虑,才能完成要求?

【答案】衡量恒温槽的恒温效果,通常用恒温槽的灵敏度来量度,即灵敏度为

tF

要安装一台恒温效果好的恒温槽,主要考虑:选择合适的恒温介质、根据恒温槽大小容量及所需恒温的温度选择功率大小与之匹配的加热器、搅拌器的效率要高,温度控制调节器要灵敏、各部件的安置位置要合理。

第 4 页,共 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