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 协议是( )。
A.CSMA
B.CDMA
C.CSMA/CD
D.CSMA/CA
【答案】D
【解析】可采用排除法。CDMA 是码分多址复用,是物理层的内容;CSMA/CD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接收方并不需要确认;CSMA/CD是CSMA 的加强版,故CSMA 也无确定;CSMA/CD是802.11中的协议,其利用ACK 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 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址,因此答案是D 。
2. 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 , 宽度为32位,±也址/数据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数据占用一个时钟周期。若该总线支持突发(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128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20ns
B.40ns
C.50ns
D.80ns
【答案】C 。
【解析】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 ,贝U 时钟周期为10ns 。数据是128位,总线宽度是32位,所以需要4个时钟周期,而传输地址还需要一个周期,所以传输一个128位的数据至少需要5个时钟周期,所以至少需要
3. 某设备中断请求的相应和处理时间为100m ,每400ns 发出一次中断请求,中断相应所容许的最长延迟时间为50ns , 则在该设备持续工作过程中CPU 用于该设备的I/O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百分比至少是( ) A.
B.25% C.
D.50%
【答案】B
【解析】每400ns 响应一次中断并且用100ns 进行处理,所以该设备的I/O时间占用CPU 时间百分比为100/400=25%,中断响应容许的延迟时间对此没有影响,属于干扰条件。
4. 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设校验位的位数为k ,数据位的位数为n ,根据海明码编码k 和n
应满足下述关系。
n=8, 当k=4时, 符合要求,校验位至少是4位,故答案为C 。
5. 常用的虚拟存储系统由( )两级存储器组成,其中辅存是大容量的磁表面存储器。
A. 主存-辅存
B. cache-辅存
C. 主存-cache
D. 通用寄存器-主存
【答案】A
6. 将森林F 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T ,F 中叶结点的个数等于( )
A.T 中叶结点的个数
B.T 中度为1的结点个数
C.T 中左孩子指针为空的结点个数
D.T 中右孩子指针为空的结点个数
【答案】C
【解析】森林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是‘孩子-兄弟’存储的,即左孩子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孩子节点,右孩子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兄弟节点,所以在T 中左孩子指针为空则代表它在森林中并没有孩子即为叶结点。所以选C
7. 设栈S 和队列Q 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 ,b ,c ,d ,e ,f ,g 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 ,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 ,d ,c ,f ,e ,a ,g ,则栈S 的容量至少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由于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出队顺序即为人队顺序。在本题中,每个元素出栈S 后立即进入队列Q ,出栈顺序即为入队顺序,所以本题中队列的作用形同虚设,根据题意出队顺序即为出栈顺序。根据出栈顺序可以分析各个元素进出栈的过程:第一个出栈元素为b ,表明栈内还有元素a ,b 出栈前的深度为2; 第二个出栈元素为d ,找内元素为a 和c ,d 出栈前的深度为3; c 出找后,剩余元素为a ,c 出栈前的深度为2; f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
a 和e ,f 出栈前的深度为3; e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a ,e 出栈前的深度为2; a 出栈后,无剩余元素,a 出栈前的深度为1; g 出栈后,无剩余元素,g 出栈前的深度为:L 所以栈容量至少是3。
8. 下列部件中不属于控制器的部件是( )。
A. 指令寄存器
B. 操作控制器
C. 程序计数器
D. 状态条件寄存器
【答案】D
9. 下列关于RISC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ISC 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
B.RISC 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C.RISC 的内部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对CISC 多
D.RISC 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 少
【答案】A
【解析】B 项、C 项、D 项都是RISC 的特点之一,所以它们都是正确的,只有A 项是CISC 的特点,因为RISC 的速度快,所以普遍采用硬布线控制器,而非微程序控制器。
10.下列有关浮点数加减运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 对阶操作不会引起阶码上溢或下溢
Ⅱ. 右规和尾数舍入都可能引起阶码上溢
Ⅲ. 左规时可能引起阶码下溢
Ⅳ. 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
A. 仅Ⅱ Ⅲ
B. 仅ⅠⅡ Ⅳ
C. 仅ⅠⅢ Ⅳ
D. ⅠⅡⅢ Ⅳ
【答案】D
【解析】浮点数的加减运算步骤包括:①对阶,使两个操作数的小数点位置对齐,阶码小的尾数右移,可能产生溢出,但是阶码不会溢出;②尾数求和,将对阶后的尾数按定点数加(减)运算规则运算;③规格化,包括左规和右规,左规时阶码减少,可能出现阶码下溢,而右规时,阶码增加可能出现阶码上溢;④舍入,该过程可能需要右规调整,因此可能出现阶码上溢;⑤溢出判断,浮点数的溢出与否是由阶码的符号决定的,而不是由尾数溢出判断的,因此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因此ⅠⅡⅢ Ⅳ均正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