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710生物综合之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
【答案】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是指是用激光作为荧光的激发光,首先通过显微装置对样品的不同层面进行扫描获得二维荧光影像,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每一个图层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而获得细胞的三维图像的一种显微技术。每一个图层的二维影像都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它采用了物镜和聚光镜共焦点的技术,使被选择的焦面发出的荧光聚焦成像,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被小孔阻挡,不能达到检测器成像。
2. 质粒(plasmid )。
【答案】质粒是指独立于细胞染色体外的裸露的双链环状DNA 分子,可进行单独复制的辅助遗传单位。一般情况下,质粒对宿主的生存不是必需的,但质粒的某些基因编码产物,可以弥补细菌本身功能的不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生存。质粒是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 3.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酶联受体。通常与酶连接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催
化性受体,目前已知的酶联受体都是跨膜蛋白,当胞外信号(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的酶活性。主要包括①受体酪氨酸激酶;②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③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④受体鸟苷酸环化酶;⑤酿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4. 剪接增强子
【答案】剪接増强子
是指位于那些保留与否受到调节的外显子内的特殊
序列,其功能是结合特殊的蛋白质,决定弱剪接位点的识别和使用。
5. 通道蛋白
【答案】通道蛋白
是指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形成有选择性开
关的亲水性通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介导水、小的水溶性分子、离子等的被动运输。 6.
【答案】
的中文意思是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指像
SEM —样,用电子束在样品的表面扫描,但又像TEM , 通过电子穿透样品成像。STEM 能够获得TEM 所不能获得的一些关于样品的特殊信息。STEM 技术要求较高,要非常高的真空度,并且电子学系统比TEM 和SEM 都要复杂。
7.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是指细胞凋亡时,核染色质断裂为
大小不等的片段,与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等聚集在一起,被反折的细胞膜所包形成的结构。从外观看,细胞表面产生许多泡状或芽状突起,随后逐渐分隔,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
8. 双信使系统
【答案】
双信使系统
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的一种信号系统。
是指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胞外信号被膜蛋白
和
途径,实
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
二、选择题
9. 具有破坏微丝结构的特异性药物是( )。
A. 秋水仙素 B. 细胞松弛素 C. 鬼笔环肽 D. 紫杉酚 【答案】B
【解析】细胞松弛素
是真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切断微丝,并可结合在微丝
末端阻抑肌动蛋白聚合。
10.下列复合体含有的是( )。
A. 端粒酶
B. C. D.
【答案】AD
【解析】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由蛋白质和一段模板序列,指导合成端粒的重复序列片段。
11.钙泵的主要作用是( )。
A. 降低细胞质中的B. 提高细胞质中的C. 帮助
D. 降低线粒体中【答案】A 【解析】
泵,分布在动、植物细胞质膜、线粒体内膜、内质网样囊膜(SER-likeorganelle )、
激活的ATP
动物肌肉细胞肌质网膜上,是由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形成的跨膜蛋白,它是
两部分组成核糖蛋白复合体,其中是
浓度 浓度 浓度
富集到内质网腔
酶,每水解一个ATP 转运两个约
摩尔/升,
细胞间液
胞内都会引起胞质游离入细胞内,因此度的
浓度大于
到细胞外,形成钙离子梯度。通常细胞质游离浓度较高,约
摩尔/升。胞外的
浓度很低,
即使很少量涌入
浓度显著变化,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钙流能迅速地将细胞外信号传摩尔/升,名为“钙库”。在一定的信号作用下
从钙库释放到细胞质,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号物质。线粒体内腔、肌质网、内质网样囊腔中含高浓
调节细胞运动、肌肉收缩、生长、分化等诸多生理功能。
12.SARS 病毒是( )。
A.DNA 病毒 B.RNA 病毒 C. 类病毒 D. 阮病毒 【答案】A
【解析】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 , 被蛋白壳体包绕。
13.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的是( )。
A. 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 B. 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质减少 C. 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 D. 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 【答案】C
【解析】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致使细胞脱水收缩,体积变小;
(2)细胞色素颗粒沉积增多,如脂褐素在胞浆中沉积随老年化过程而増加,如肝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积聚更为明显;
(3)细胞器的衰老变化:
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衰老的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流动性明显减弱,因而细胞的
兴奋性降低;
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而其体积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功能与囊泡运输功能下降;溶酶体酶活性降低;内质网数量减少; (4)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固化,核膜内折; (5)化学组成与生化反应的改变:
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下降;
细胞内酶的活性与含量改变等。
14.染色体出现成倍状态发生于细胞周期中的( )